9 个 Aha Moments

「这不是个公平的竞赛!」
曾有创业者因无法获取顶级大模型而感到竞争不公,但 DeepSeek 和 Qwen3 等模型的开源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SOTA 模型成为人人可用的公共资源,不仅实现了智能普惠,也显著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成本。Qwen3 提供全系列模型,让创业者能找到最适配的选择。这一顿悟的核心是,AI 时代的竞争正从模型能力转向应用层的创新。「没有秘密,只有纯粹的执行速度」
在开源盛行、模型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技术壁垒正变得脆弱。Manus 的成功证明,To C 产品最大的护城河在于「纯粹的执行速度」。尽管 Perplexity、Cursor、Monica 等应用没有自研大模型,但它们凭借快速迭代和极致的用户体验,依然获得了巨大的用户量。这一顿悟表明,与其空谈「壁垒」,不如专注于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通过持续的产品改进和口碑积累,构筑真正的竞争优势。「质疑汤姆猫,成为汤姆猫,超越汤姆猫」
这一顿悟的核心思想是「积极行动」。过去,很多 AI 小应用因被认为是「套壳产品」而遭批评。但「套壳」并非贬义,它其实是利用最新技术能力的产品力体现。关键在于放下对完美「终局产品」的执念,像「汤姆猫」一样,先积极行动起来,在 AI 浪潮中不断学习和迭代。只有放下执念,专注于理解和抓住当下,才能在快速变化的技术浪潮中找到真正的机会。「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
「产品蝗虫」这类从业者,通过率先体验前沿产品,具备提前感知未来的价值。通过深度体验 Devin,人们预见了 AI Agent 的「模糊模样」:像一个聪明员工那样展示思考过程、制定计划和自我校验。基于此,人们大胆地将 2025 年称为「Agent 元年」,并很快得到验证。这一顿悟强调,积极行动和抢先体验能让人提前看到未来的可能性,并更有可能参与创造未来。「AI Agent 带来的变化和机会,仍然被低估了」
通过对大量 AI Agent 产品的评测,人们普遍感到 Agent 所带来的变革被低估。以 Lovart.ai 为例,它不仅能生成 logo,还能自主思考并给出包括 App UI、广告牌在内的整套 VI 设计,甚至创造出富有创意的广告语。这标志着 AI 能力已经从简单的推理,跃升到了调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的 L3 阶段。这一顿悟揭示了 Agent 的巨大商业潜力和发展空间。「不要为了 AI 而 AI、为了风口而创业」
这一顿悟借用 1803 年「蒸汽马车」的设计图,批评了新技术出现时生硬照搬旧有模式的错误。AI 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作为一个「杠杆」,降低了开发和推广成本,强化了推荐算法,并培养了用户付费习惯。这使得服务于小众垂直需求也能实现商业闭环。SunAlly 和 FocusFlight 等产品证明,真正的创新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而非盲目追逐技术热点。「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 10 年的变革。」
引用比尔·盖茨的这句名言,人们反思在面对 AI 变革时可能犯的错误。马克·扎克伯格关于「终极商业 Agent」的设想,即 AI 自动完成所有广告投放,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完全实现,但对广告行业乃至整个商业世界的颠覆是确定性的。人们常常因对短期变革的过度反应,而忽视了其在未来十年带来的更深层次、更全面的重塑。「美是一种生产力」
随着 AI 编程工具的成熟,产品构建变得越来越简单,这使得优秀的设计和审美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设计师具备共情和独特性等成为优秀创业者的关键能力。通过 AI 工具赋能,设计师可以从头到尾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例如「日落岛」App。这一顿悟强调,AI 为设计师群体提供了巨大的效率杠杆,让他们能够将「美」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创造爱的瞬间」
AI 除了提高效率,也能为人类提供情感价值。「独响」App 的「AI 陪你睡觉」功能每天有一万多人使用,这表明 AI 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陪伴和情感互动的需求。一位 AI 宠物创始人的使命「创造爱的瞬间」,尤其令人动容。这一顿悟揭示了 AI 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它不仅是生产力的工具,更是情感连接的载体。当效率被无限提高后,AI 可以帮助我们回归人性的核心需求。
阅读更多:2025过去一半了, AI带给我的9个Aha Moments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由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