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Liam·Blog

人生若如初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几个问题每个月都来困扰着我。特别在高考填报的月份,我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人生是什么?工作的意义在哪里。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从小到大我们很少会去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如何你和我一样迷茫,就一起来看看:如果你不甘平凡,这是写给你的人生操作指南

最近有个新闻,让我想了之前有个论调 —— 寒门难出贵子。随着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增加,而青年的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多少应届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隔壁厂的农民工积累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好不容易儿子大学毕业,却只能回厂里继续做拧螺丝的工作。晃晃一生,阶级的圈子再次固化。

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是社会的进步,一群人能力的提升就是「卷」。一代一代的普世教育无疑在不断加强成长的门槛,而为学习付出的代价在进一步加强富人阶级的护城河。社会没有这么大的容量来支持大学生的就业,但是在全民教育的背景下,年轻一代不在像之前 18 岁就可以外出,现在至少到了 20+ 岁,对于家庭而言又多了至少 4 年的教育压力。

阅读全文 »

在创业的时候需要找到同道人,在营销的时候也是一样,通过观点,吸引同样的观点的人。

拥有一个观点比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效。目标是卖给与你有相同意见的人 —— 那些相信你所相信的人。https://xiaobot.net/post/55235005-4fc6-4347-b695-e771842c8706

如果没有观点,就通过作品说话,让别人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同时,你的作品反映的就是真实的你。

人来到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人认识自己是通过自己制造的产品、创造的作品。要了解自己,无非是利用自己的体力精力智力实力去工作、去生活,在使用和创造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中,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

阅读全文 »

  • 高利润守恒定律适用于模块化和货品化交互的产品架构,指出当这些作用使得某一阶段的高利润消失时,会导致相邻阶段出现聚集高利润的专利性产品。
  • 产品经理需要适应基于概率分布产生结果的产品,分离确定与不确定的部分,考虑不确定性并进行测试。未来产品需要策略,边界模糊化是必然趋势,但专业的产品经理仍需要挖掘需求、设计盈利模式等任务。
  • 每个行业都在增加、加速熵值,新科技创造更多选择性,这创造了更多混乱,为公司创造了机会。一些公司和人能够从混乱中创造秩序,他们是「熵贩子」。

高利润守恒定律适用于价值上模块化和交互产品架构同时出现的状态,也包括货品化和反货品化互相作用的状态(其存在的原因是为了优化「不够完善」的产品性能)。该定律指出,当模块化和货品化的共同作用使得价值链上某一阶段的高利润凭空消失时,与之相邻的阶段中往往会出现能够聚集高利润的专利性产品。可以简单理解为:当系统变得模块化和商品化之后,价值链将会重新整合,利润分配也会重新调整。

比如在 PC 领域顺风顺水的英特尔,在移动领域被 ARM 赶超,这是由于两个领域的结构不同,利润分配就不同。

阅读全文 »

基本原理:若买量>卖量,则上涨;若买量<卖量,则下跌

$$
\begin{align}
买量 & = 市场关注资金量 \times 购买率 \\
& =(市场关注度 \times 人均关注资金量)\times(涨的确定性 \& 盈亏比)\\
\\
卖量 & = 最大可卖量 \times 卖出率 \\
& = 最大可卖量 \times(不涨的确定性 \& 亏盈比)
\end{align} $$

公式:

$R = \frac{G \times Z \& K}{S \times (1 - Z) \& \frac{1}{K}}$

阅读全文 »

  • 通过寻找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来决定要做的伟大事业,保持好奇心、尝试更多事、见更多人、读更多书、问更多问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以好奇心、愉悦感和成就欲为驱动力,设立「做到最好」的高目标来思考人类未来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是做出伟大成就所需要的技能。
  • 熵理论认为每个行业都在不断增加、加速熵值,混沌和无序的加剧增加了张力,而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使用最新技术来处理混乱的企业,直到熵的力量释放出下一组机会,解释了全球进步、行业趋势和公司成败的原因。聚合商通过争夺互联网为消费者创造的「供应熵」取得了成功。
  • Doug Engelbart 意识到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任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的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果,利用人类集体结合起来的智慧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问题的关键,计算机可能作为大幅度的提高人类这一能力的工具,长期愿景比短期目标更重要。

如果要汇总在任何领域做出伟大成就所需要的技能,它们的重合点会有哪些呢?我决定在实践过程中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阅读全文 »

  • 「从第一原理推理」是一种分析问题,找出其不可继续拆分的根本原因,并从中反推出解决方案的思考方式。
  • 养成阅读习惯需要从掌握阅读技巧开始,大量阅读后逐渐形成与作者交流的阅读方式,并最终达到「把书读薄」的阅读境界,通过有目的地阅读、划线加笔记、梳理知识结构和导出读书笔记等方式,深入理解和运用所读书籍。
  • 消除对失败恐惧的方法之一是像孩子一样思考,通过刻意实验的方式,不断尝试新事物并扩展自己的视野,避免因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而后悔的感觉。

第一原理起源于哲学概念,由亚里士多德提出。

在论文《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不光创造和讨论了所谓「在物理之后」(meta + physics)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还提出了「第一原理」这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维方式。第一原理在他的定义里是那些无法再分、无法证明且不证自明的命题。也就是今天我们在数学、物理里所说的公理。

阅读全文 »

  • 张一鸣寄语应届毕业生:Stay hungry, Stay young,保持好奇心、乐观、追求更高标准、不傲娇、有判断力,不受短期选择左右。
  • 一线城市高物价与高房价中隐含大量向偏远地区基建投资,导致年轻人在一线城市打拼的钱难以带走,随着 AI、零工经济、大型公司萎缩和超大城市减量,这种情况正在变得更糟,而下级县市基建投资成为累赘,难以支撑地方经济,官方应鼓励年轻人到通高铁、有 5G、硬件基建配齐的环境好的地方躺平。
  • 拼多多提供追求高性价比的用户心理感受,通过产品设计和运营满足不同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目标是减少人工干预、升级供应链,并匹配合适的用户在合适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

这篇内容是张一鸣在「2016 今日头条 Bootcamp」上对研发&产品部门应届毕业生的寄语。

阅读全文 »

  • 找到自己想成为的人,列下他们的品质,并努力将这些好品质养成习惯,最终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并获得相应的财富。
  • 在商业领域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做什么」而不思考「为什么」。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人们倾向于因循守旧,忽视创新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社会情绪波动巨大,社会分裂成为重要问题;个人生活不稳定,充满失序感;失控感与不确定感、疫情和战争有关;个人表达方式不准确,理解零散;需要深入研究宏大叙事与个体关系,关注家庭、经济和社会安排。

1998 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做了一个演讲。这个演讲被称为巴菲特最经典的演讲,据说不少投资人会定期会拿来复习。

阅读全文 »

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所说的那种幸运是什么 ——「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在后疫情下经济发展的宏大命题充满了 失序和撕裂

其实大多数人接近 30 岁时候痛苦的事情很相似 —— 到底自己喜欢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 找到自己所爱的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但找到所热爱的事情或许是个误区,就像任何人都想买到十倍股一样;芒格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如果我们在某些事情上,比别人的耐受度更高,别人痛苦而你像玩,并且乐此不彼,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还在继续,那么这件事大抵就应该是你选择的方向了 —— 这里无关能力,而是在于耐受性。

阅读全文 »

  • 应届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经济形势和就业岗位减少,加上毕业生数量增加,造成了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局面。粗略估计,过去几年每年约有 200 万至 500 万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约占总数的 15% 到 30%。
  • 维弗雷多·帕累托在 19 世纪末期发现,绝大部分社会财富最终流向少数人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不平衡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不要过于关注平均值,而是要关注极端值,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并将最基本的事情做好。
  •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环境,勇敢接受机会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并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寻找第二条生命线以避免职业危机,不断学习并保持好奇心。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并成为更加成功和有影响力的人。

由于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本来就处于就业弱势,加上他们没有经济基础,抗失业打击能力差,所以,应届毕业生就业难是所有就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就业问题的「一号问题」。那么具体有多少应届生找不到工作呢?这个官方一直没有明确统计数据,经济学界也缺乏研究,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每年中等以上教育毕业人数与新增就业岗位之差,来做一些推算。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