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0_产品增长之道与创业新机遇
国庆结束了,大家够回来上班了吧~
本次 Linkloud 沙龙探讨了 AI 产品在巨头环伺下,如何从 0 到 1 寻找产品市场契合点(PMF)并实现增长。三位一线实践者——Kuse.ai 的 CTO Yuhao、Rockbase 创始人齐大、Fellou 浏览器创始成员马骁腾,分享了各自的曲折路径与宝贵经验。
一、三条寻找 PMF 的独特道路
- Kuse.ai:从「伪 PMF」到「C2B」的转型。 Kuse 最初定位为服务设计师的无限画布工具,但发现这是一个技术尚不成熟的「伪 PMF」陷阱。转机在于,团队观察到大量用户自发地将各类文件拖入画布进行处理。一次服务器宕机后收到的海量用户投诉,让他们意识到产品已具备用户依赖性,从而坚定地转向「AI 网盘」方向。在增长上,Kuse 放弃了不适合技术团队的传统 B 端销售手段,受电商文化启发转向内容营销。他们抓住 Threads 平台的流量红利,精准定位并成功打透了香港教育市场,形成了一条先通过 C 端积累口碑,再由 C 端用户将产品带入 B 端组织的 C2B 增长路径。
- PopAi:「跟随者」的渠道制胜之道。 作为生产力赛道的「All in One」产品,PopAi 的策略是研究并效仿已成功的先行者。他们认为,商业世界中,对手重金投入的渠道必有其价值。因此,PopAi 首先选择了以 Google 为代表的 SEM 渠道,精准捕获有明确「AI PPT」等搜索需求的用户。随后,他们意识到复杂产品需要信息密度更高的渠道,于是重点布局 YouTube 长视频内容营销,通过深度教程成功触达核心用户。其渠道选择逻辑是:产品特性复杂的用长视频,功能点新奇直观的用短视频。
- Fellou 浏览器:定义「Agent Browser」新品类。 Fellou 的目标是成为 AI 时代的浏览器入口。其成功关键在于:独特的交互设计(如实时展示 AI 操作的「Shadow Space」),能生成精美、易于社交传播的可视化报告,以及战略性地提早发布 Windows 版本,迅速抢占了广大的非 Mac 用户。团队发现,用户留存的核心在于「Memory」——让用户在产品中积累自己的数据资产。因此,Fellou 的迭代重点是强化浏览器的基础体验和记忆能力,让浏览器真正「懂」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