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Liam·Blog

人生若如初見

三年的疫情的防控政策结束,很多人都再次出了远门。

相传中国传统年是一头叫「年」的邪恶怪兽。它会在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一期间来到人间吃人,带来灾难和不幸,所以人们通过放烟火、敲锣打鼓等活动来驱赶年,保护自己和家人。虽然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但这是人类文化、社会、历史和科技进步背景下的正常演变过程,只是人类行为方式不同了而已。不管何年何时,我们都要克服那头恶兽,需要「过年」, 避祸消灾、福运盛达。我想这就是过年仪式感的人类学隐喻吧。 —— 人类学家陪你过大年

在前些年,在腊月初始,关于春晚的彩排消息就开始蔓延,但是近几年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是人们对于春晚的关注度却越来越低。

在春晚初期,他只是承担了人们的精神狂欢的功能,但是在近现代,国家对于春晚所附加的内容越来越多,有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关注、当下社会议题的映射、来年国民发展的期许。同时,由于科技、媒体、社会等的发展,人们一年一度的期许早就在日常抖音和商超的奢靡中提高了阈值。

阅读全文 »

决策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系统的思考考虑和考量,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某个问题的行动。


从直觉上说决策的正确很重要,但是,事实上,由于很多因素我们无法控制决策的结果。

阅读全文 »

过年不要看什么 newsletter 了,多买些鞭炮、烟花和酒肉,抛下「俗务」,放肆地过个快乐的春节吧,「Real generosity toward the future lies in giving all to the present(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Mark Manson 在新年的第一封 Newsletter 里,给了我们这些擅长立 Flag 的人一记棒喝。他知道我们年初立的 Flag,到了年底,往往都是完不成。所以他鼓励我们建立习惯,而不是设立目标。因为目标往往是暂时性的,且需要意志力去达成,而意志力又是有限的,因此即使目标达成,也极有可能反弹。而习惯不一样,一旦建立,就会内化到我们身体里,不再需要调用意志力,而且像投资一样,具有复利效应。

阅读全文 »

信念(belief)是一种意志力,它能够使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毅然作出决定或行动,以实现愿望或梦想。信念是一种内心强烈的认可或信任,是人们行动前后共同抱持的思想、行为和信仰。


19 年,张潇雨把一直以来思考的东西总结成了 50 条文字,作为一个阶段的人生总结。我摘抄了其中的几条。在翻阅自己历史的博客的时候,发现有一些文字对于当下的我,还是有一些启迪。我觉得在后面我也可以写一篇对我有用的一些警句。

阅读全文 »

很多朋友都在等着春节假期开始写新一年的规划,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么规划的~


每年伊始,你将重新规划新年计划。除非你运气好,否则它们太简单了。你围绕一项愿望下定决心,将它记录在日历上。

阅读全文 »

最近开了 NewsLetteter Space.News ,去年 8 月份 就一直就想开了。其实在更早的前几年在微信上做过一次,更新了 20 多期就没有更新下去。

最近更新完第一期之后,发现我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有点狭窄,同时获取的信息也很单一,很难保证后续的信息可以有效流转下去。

这个是之前收集的信息源。

阅读全文 »

朋友,新年好,见字如晤,正如你所见到的,newsletter 是一个新的尝试。

在过去内容爆炸的熵增时代,人们开始对无序的信息产生焦虑。同时,当代内卷社会激化人们对信息摄取的惶恐。

我所希望的是找到一些半衰期较长的内容,让这些信息跨越时间。

尝试对周围无关的信息做精简,希望在千丝万缕中找到那丝白月光。

阅读全文 »

12 月即将结束,国家突如其来的放开疫情的管控着实让我有一些措手不及。

再一次感觉所有的信息淹没在了资讯中,没有人可以区分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真实的。

比如网络上开始有人说 xxx 可以抵制病毒,xxx 可以快速治愈,而我也在毫无有效信息的时候加入了屯药大军。

从疫情的开始到结束没有过真正的思考,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拾人牙慧。

阅读全文 »

当你死的时候,是否愿意将思维上传到互联网中。在之前很多的电影中,都看到过这样的桥段,之前只是觉得,哇,这设计很酷啊。

《万神殿》给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第一批进入这个互联网的人将拥有新世界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利于建立新的秩序,新的规则。而在新世界发展的初期,必定是一个野蛮的周期,这是不可以避免的,直到出现神。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阅读全文 »

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身体有点冷意,还以为是着凉了,并没有注意。

去到公司之后感觉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直到测抗原才发现自己已经「阳了」。回家后,立马烧了两天,中间吃了些感冒药。由于体温一直没有超过 39 度,所以也一直没有吃退烧药。

之前,一直觉得政府开放之后,每个个体都会得新冠,并且在经历石家庄、广州的开放的经历在前,觉得这个不会是什么大的问题,虽然也准备了一些药物,但是对于身体疼痛的准备确实是毫无预期。但是,新冠这两天的苦楚的确让我有一些忌惮,同时惶恐老婆和孩子是否会患上。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