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总结
今年的总结有点晚,主要是不知道今年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
年初的时候,随着组织的调整,从云上回归到集团内,本来以为可以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但是前进的道路依然艰难。这一年拼了命的加班,一年干了三年的活,但是却没有个人产品给我带来的荣耀感。
上周,我问老婆,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
随着年龄的增大,感觉自己与梦想越来越远。最近看着00后逐渐走上了世界的领奖台,唏嘘不已。或许几年前,还会在梦里意淫一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接受了一个平凡的自己。
今年的总结有点晚,主要是不知道今年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
年初的时候,随着组织的调整,从云上回归到集团内,本来以为可以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但是前进的道路依然艰难。这一年拼了命的加班,一年干了三年的活,但是却没有个人产品给我带来的荣耀感。
上周,我问老婆,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
随着年龄的增大,感觉自己与梦想越来越远。最近看着00后逐渐走上了世界的领奖台,唏嘘不已。或许几年前,还会在梦里意淫一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接受了一个平凡的自己。
首先恭喜任子威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的金牌,苏翊鸣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银牌。在看到他们在20岁左右就获得这样顶级的成就,就不禁又开始焦虑自己的。
近几年一直在关注区块链,但是最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看不清楚。
从区块链、加密到NFT、元宇宙,有到了 Web3。虽然,单独拿出每个都清楚,但是就看不清后续的发展轨迹。
晚上为了追逐一个NFT的白名单,转完账之后发现是个骗子,感觉这条路我走得越来越不冷静。
昨晚恰好遇到了股市震荡波动(Meta
下跌24%,Amazon
下跌6%),虽然做了一下波段,但是本着价值投资的理念(如果一个股票不会持有10年,就不要持有1分钟)还是需要对最近关注的股票做一下分析。
目前关注的股票主要是几只:
BOIL(两倍做多彭博天然气 ETF-ProSh)
FB(Meta)
AMZN(亚马逊)
ARKK(ARK Innovation ETF)
SARK(Tuttle Capital Short Innovation)
短期内,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危机,冬季风暴袭击美国中部地区,天然气会有上涨空间。
买入原则
卖出原则
每买一只股票,先看看是否违反了下面这些经验教训:
政策逻辑大于产业逻辑大于个股估值逻辑,当前面两个逻辑不成立,个股估值根本不重要,再低也可能不会涨;因为逻辑的变化导致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差,估值反而越来越高。
不要轻信雪球、东方财富、其他论坛上一些博主甚至券商的研究员或者投顾人员对一些股票的吹票,很可能是个21托,甚至背后是一个机构托,吹得越好越不能买,可以不赚这个钱,但绝对不能在这上面亏钱,否则亏了自己会非常懊悔。
当一只股票曾经涨了5倍, 10倍的股票出现了高位的调整,暂时要规避,因为一般跌破5日或者10日均线的时候,调整的空间很大和时间很长,需要以季度甚至年为单位;有的股票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回本。
不要试着抄底,不是股价下跌了50%就是底,在趋势和情绪的情况下,估值在短期内不重要了,后续的行情是需要政策、产业逻辑还有个股业绩慢慢来修复的。
估值不能以简单的PE或者PEG来计算,要看长期的逻辑,至少看3年, 3年之后的安全垫要有保障。
100万以内不要超过1支股票, 500万以内不要超过3支股票;应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然后好好看住这个篮6子,可以通过仓位管理和择时来管理风险;当你把重金投入一个股票的时候,你会非常谨慎,研究得也就非常透彻;而你太分散的时候,买入就很随意,一样会亏很多钱,并不一定能分散风险。
永远不要使用杠杆,杠杆是很难控制回撤的;永远不要满仓,满仓都没有办法自救,只能等死。
当你建仓的时候,切记不能梭哈,要有详细的建仓计划,例如你想建仓100万,那么你第一步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买多少比例,涨了怎么办,跌了怎么办;想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切记不能看着K线图建仓。
当股价的涨幅已经大幅度透支未来的业绩的时候一定要做风险的管理,减仓或者清仓;不能有任何侥幸的心理,伤1如PEG为1.5的时候就要减仓, PEG为2的时候就要清仓。
股东人数短期内大幅度增加的股票最好短期内不要碰,可能赛道太拥挤导致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融资融券的余额特别大的股票短期内不要碰,例如融资余额占比超过了5%以上;一旦趋势不好,融资盘会爆仓导致股价会无休止的下跌
前10大流通股东都是个人,很少有机构参与,最好也不要碰;说明机构根本不看好
倍以上市盈率的公司一定要仔细研究未来增长的可持续和潜在的风险,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比机构预测的业绩增131长更重要
之前或者最近有大股东大幅度减持的股票也不要碰
近期或者未来有大幅度解禁的股票也不要碰
券商或者所谓的私募推荐的金股千万不要无脑买入,往往这种股票套你最深,券商的研究分为买方和卖方,散户看到的都是买方报告,研究水平很有限,有时候非常随意,给的估值是随意给的;大型机构看的都是卖方研究报告。
其他建议:
本篇内容是沉思录特邀嘉宾 —— 路德维希的独家供稿,
外界对阿里的描述和想象纷繁复杂,从内部认识阿里是我入职阿里的目的之一,如今正值半年,几乎每天都在观察和思考阿里这家公司,算是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
阿里是一家巨大的公司,可观察的层面特别多,一个人的视角无异于盲人摸象,不可能会有单个视角讲得清楚。但每个人摸到了什么,依然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在上个项目规划中,我设计了两个方案,觉得都没有问题,但是实现的逻辑上完全是两个方向。后来,和同事讨论的时候,同事问我,我的设计是在解决什么问题。感觉瞬间醍醐灌顶。
回过头来发现,在设计的时候没有遵循第一性原则,思考的时候思维过于发散,回过头去看发散的想法时,发现这个设计已经脱离了项目本身。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定义清楚问题。即,我现在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基于问题,可能会衍生出千千万的答案,但是本质的问题应该只有一个。
借用一下梁宁老师的例子:用户要买打孔机,我们就真的要生产一个打孔机来满足他吗?我们可以通过追问为什么来辨别用户的核心需求:“为什么用户要一个打孔机?”因为“他想要墙上有个洞”。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是否要生产打孔机”,而是“我们如何让用户的墙上有个洞”。
年末了,今年买的股票真是亏得裤衩都不剩下了。今年的年华收益率是 -31.6%
。
百度拆股之后,以为他可以复现特斯拉的辉煌,同时本着对百度的在无人驾驶的认可,高点入了。
富途是年中的时候,行情还可以,本着市场欣欣向荣,作为交易市场横竖都是赚的想法进入了市场。
蔚来入手的比较早了,一直看好新能源的赛道。
具有出色的提案能力的人往往能够让事情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而缺乏提案能力的人则经常被他人反对,难以达成自己的愿望,结果往往面临诸多损失。总而言之,提案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不善表达”是因为“自己原本就不知道应该讲些什么”。回顾当时的窘况,我发现那时我的大脑里塞满了各种信息,因为不了解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所以没能合理地总结资料。有时把不必要的信息作为参考信息,有时忘了把重要的信息放入参考信息。也就是说,我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打算向他人传达什么内容。
(1)理解目的:应该就哪些方面进行谈话?首先要明确把握对话的目的,否则无法提供对方想要的答案。
之前一直想不通 NFT 的项目,对社会产生了什么价值,最近终于得闲,可以有时间看看,顺便看看是否可以利用 NFT 赚点小钱。
最初是在 Twitter、Discord 上看看有什么可以白嫖的项目,正巧赶上即刻
与Rss3
合作白嫖了一个,继续深入之后发现白嫖的成本太高了,而且能白嫖基本都不怎么赚钱。能赚钱的,有着巨大的风险。
NFT 本身没有价值,而是炒的人多了才有价值。好的NFT
在项目初期会利用IP
、社群
先打造出概念、吸引一大波的用户。比如, 冷兔
、RSS3
在发行前就已经圈了一大波的粉丝、有的甚至还需要用户进群,签到、答题等(活脱脱就是粉丝经济)。等项目发售之后形成欣欣向荣的现象,而最后又是一个跑得快的游戏。
做这个项目的目的还是想看一下制造 NFT 的流程,目前这个项目已经上传了 2000+ 的NFT,最后会到 300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