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 - Tools for thoughts

img

18 年我对 notion 的理解就是双边链接、database,由于上手门槛,我直接被吓退。

由于 notion 的持续火爆,以及外界对 notion 的一直推崇,还有飞书云笔记等软件对 notion 的致敬,就一直有个执念,就是想了解这个产品为什么火爆

notion 就不介绍了,大家应该都了解。

一、Notion 的发展历程

1. Ivan Zhao 经历

img

  • 1987 年生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 小学,开始学习编程(北京);
  • 初中,就读于北京清华附中;
  • 高中,移民加拿大;
  • 大学,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主要学习认知科学;开始自学设计,玩摄影,培养审美观,曾认真想从事艺术摄影;

2. Notion Demo | 建站工具

img

大学毕业后,身边聚集了很的艺术家朋友,他们有展示作品的需求,但是不会编程。

Ivan Zhao 为他的朋友陆续搭建了几个网站后,意识到建站还只有具备编程能力的人才能做到。并且认为,在所有人都具备编程能力之前,这个需求一直存在。

所以当时 Ivan Zhao 的直接动力就是:「我想开发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用的建站工具,让我的朋友可以自由使用」。

于是 Ivan 与 Simon 创立了 Notion。

2013 年,在两人的联手开发之下,Notion 的第一个 Demo 诞生了。我们可以看到 10 年前的 Notion 尽管略显简陋,但依然能从中找到非常多的产品功能原型,包括但不限于:

  • 可分栏排版的块状编辑器
  • 可双向同步的 Block 和 Page (今天的 Synced Block)
  • 可通过不同 Block 的组合来搭建的数据库原型(今天的 Database)

img

img

img

img

前期,Notion 遭遇了很多问题,且 bug 不断的出品。

Notion 的投资人在 Demo 失败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失望情绪——「它甚至不像是一款真正的产品」。

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这是用来做什么的。不是所有人都有编程和开发软件的需求,它更像是非常喜欢钻研技术的人才会去用的工具。所以,我们才意识到,如果你想要大家使用你的产品,让它成为一款大众化的工具,你必须得从大家有一定认知的地方做起。所以,我们必须先将工具开发的功能往后放。—— Ivan

3. Notion 0.5 | 构建最小可行产品

2015 年 9 月,Notion 的先行测试版本在 Product Hunt 上正式亮相,这一次 Notion 在宣传标题:一款富有表现力和协作性的文档编辑器(An expressive and collaborative document editor)。

img

在它的 Early Access 网页上,我们看到了 ToDo、看板、代码块、附件、协作评等功能雏形。与最初的 Demo 相比,它更直观、更易用、也组织得更有条理。

并且最重要的是,「文字编辑器」这个概念理解起来,远比「建站工具」要更亲民、更有画面感。

img

Notion 以此获得了几乎所有种子用户的一致好评,在当天的 Product Hunt 排行榜上获得了前三的票数。

我们在 Figma 中注意了 Ivan,他突然成为我们最活跃的用户 —— 每天在我们的设计工具中花费超过 18 个小时。后来我们发现,他几乎不睡觉,疯狂地进行设计,不断推出一版又一版的新应用,这就是后来的 Notion 1.0。—— Figma,Design on a deadline: How Notion pulled itself back from the brink of failure

4. Notion 1.0 | 惊艳亮相

2016 年 3 月,他们上线了 Notion 的 1.0 版本。这个版本的 Notion,能做文字编辑处理、拖放式整理待办事项清单,还可以做知识库,里面有 30 多个可用的模板,包括产品路线图等。

1.0 的 Notion 并没有塞入太多杂乱的功能模块,它的核心目标是将实时协作文档、类似 wiki 的文档组织方式,以及轻量级任务管理整合到一起,然后让这个工具可以一站式地解决个人与团队几乎所有的文档创作与协作层面的需求。

Noiton 获得了 2016 年度 Product Hunt 最佳桌面端产品的提名。

5. Notion 2.0 | 用数据库敲开 100 亿美金估值的大门

2018 年 3 月,Notion 发布了 2.0 版本,这次引入的数据库(Database)让 Notion 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使其真正具备了创造「应用工具」的能力。

img

从 2.0 开始,各种用户通过 Notion 的数据库搭建出了各种项目管理工具、CRM 系统、个人知识库系统、时间管理工具,或者是招聘管理系统等等。

每个模板类型几乎都可以简单替代一个,为解决该项需求而建立的 SaaS 公司,那么当 Notion 的产品价值逐渐被用户所认知,它的市场价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Notion 100 亿美金的估值,就是从这里开始建立起了牢固的地基。

Ivan 曾在一个播客中透露过 Notion 的市场定位——研究表明,一家公司在满足日常业务需求上,平均会使用 70~80 款软件,并且数量还在上升;根据 Okta 2021 年的一份数据显示,2000 人以上的企业平均使用 175 款 SaaS 产品,而小公司平均使用 73 款。因此, Notion 将 All-in-one 作为了公司的愿景,希望所有人、团队、企业都可以快速合作与自建软件的工具。

6. 其他历程

  • 2019 年 3 月,Notion 上线了 Evernote 一键导入,以及支持 Chrome 的网页收藏插件;
  • 2019 年 12 月,Notion 上线了学生版、企业版以及 Notion 社区;
  • 2020 年 12 月,Notion 上线了一键搬运知识库的功能,兼容 Asana、Confluence、Word 以及 HTML 等格式,并更新了 Timeline 组件;
  • 2021 年 6 月,Notion API Beta 版发布,整合了多个 SaaS 工具,放便开发者在 Notion 中接入支付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
  • 2021 年 9 月,Notion 收购了 Automate.io,这是一款流程自动化平台,集成了 200 多个商业 API,标志着 Notion 正式向平台和生态发展,加强 B 端产品/服务的价值,以及 3 万多家现成的如 Adobe、Intel 以及 Uber 等客户资源;
  • 2022 年 6 月, Notion 公司收购号称下一代日历应用的 Cron,创始人 Raphael Schaad 在当时的收购里表示「Notion is where people manage their information, and Cron is where people manage their time」;
  • 2022 年 11 月 16 日晚,Notion 发布了 Notion AI 写作助手,它可以被用来生成多个文本内容并用于不同的场景,帮助用户完成写作、初稿整理以及记录创意点子等流程:
  • 2023 年 5 月 31 日,Notion 中的项目管理变得更容易、更强大,改进了模板和设置流程,并添加了 AI 填充。
  • 2023 年 9 月 22 日,上线自动工作流。(结合购买的 Automate.io
  • 2024 年 1 月 17 日,打通日历和任务管理。(结合购买的 Cron)

二、融资情况

融资时间 融资金额 估值金额 人数 版本
2013 年 2 Demo
2017 年 1 月 未公开 未公开
2018 年 10 2.0 开始盈利
2019 年 7 月 1820 万美元 8 亿美元
2020 年 4 月 5000 万美元 20 亿美元 42
2021 年 10 月 2.75 亿美元 103 亿美元 300

截止到 2023 年底

  • 注册用户数:3-4 千万;
  • 付费用户数:4-5 百万;
  • 官网每月 PV:1.5 亿;
  • 用户所在国家数:50-60 个;
  • Notion 2022 年预估营收:4k-5k 万美金;
  • Notion 内容生态市场规模:5-10 亿人民币;
  • 营收最大的 Notion 创作者收入:1000-1500 万人民币/年;
  • 国外创作者类型:80% 只发模板与教程,20% 做 consultant;

三、产品为主导的增长模式

1. 让竞争对手成为 Notion 的使用说明书

让大众认识和了解你的产品的最快方法,就是告诉他们,你可以取代他们所熟悉的谁。于是从 2019 年开始,Notion 大胆地在它的官网首页,面向广大用户贴出了它自信的邀请函:

  • 文档创作:Notion 可以取代 Evernote 和 Google Docs
  • 团队维基:Notion 可以取代 Confluence 和 Github Wiki
  • 项目管理:Notion 可以取代 Trello、Asana、和 Jira

img

随后当有新用户被 Notion 吸引而来,它立刻就能搬出一套非常丝滑的新手登录指,确保每个人都能立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几套模板,最快地感受到 Notion 所能给予的价值。

img

2. Notion 模板市场 | 疯狂生长的用户创造力

2019 年 4 月,Notion 上线了官方模板库,并且开始允许公开的页面被复制为模板(Duplicate),从此这些高度个性化的模板将能通过公开链接的方式,被复制到每个人自己的 Notion 笔记库内。

img

3. 官方站台、主动扩大创作者影响力

Notion 如此完美的模板和教程的社区氛围,离不开官方若即若离的支持。

2019 年 Notion 推出了与模板市场几乎同期上线的 Notion Ambassador 计划,从这时开始,社区中那些更有影响力的用户声音,得到了官方的进一步背书。并且 Notion 也从来不会介入到各个国家、各个社区的运营之中,他们只是让社区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

官方热情主动地放大了社区中的积极反馈,这给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img

随着 Notion 用户规模的扩大,这些意见领袖所积累的影响力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变现效果,光凭售卖 Notion 模板和经验技巧,油管博主 Thomas Frank 仅在 2022 年就获得了超过 100 万美元的营收,这比任何广告营销行为都来得有用。

img

整个用户生态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顾问与大使作为上层用户,是直接 Notion 的重点运营对象,通过培养一小批这样的标杆用户,来带动其余上百万用户的互动,形成用户自治社群,为全网生成成千上万的 UGC 内容,从而实现对市场的拉新获客与教育引导。

三、未来 Notion 的发展

对 Notion 的定义,应该经历过 3 个阶段

但是 3 个阶段最核心的愿景还是没变的,他们想做一个 tools for thoughts(Ivan Zhao 的 instagram 的签名);

1.0 的 Notion 作为一款跨平台的文字编辑器,在基础功能、多平台、以及易用性上做得非常好,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将 Notion 构建为自己的内容创作与信息存储平台。

2.0 的 Notion 随着数据库的发布,它的泛用性与扩展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我们开始能用数据库更好地封装原有的笔记内容,然后搭建出多种多样的个性化工具。

Notion 3.0 是关于整个工作流的。例如,他们希望 Notion 只需单击一个按钮就能发布到不同的内容管理系统中。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未来 18 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将提高 Notion 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其他功能,使该软件成为最终的「乐高积木」,它需要挑战大多数 SaaS 公司。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Ivan 认为,Notion 的下一代产品将像 iPhone 改变人们的个人和工作习惯一样,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iPhone 完全打开了创作的大门。这将需要 18 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未来 5 到 10 年,Notion 可能成为全球的前端基础设施。Notion 负责搜索、通知和权限。只要梦想一款软件,你就应该能够使用 Notion 构建它。」

今天,Notion 估计可以持续地替代大约 12 种软件,比如项目管理或列表工具。根据 Okta 的 2021 Business at Work 研究,拥有 2000 多名员工的公司平均使用 175 种软件,小公司平均使用 73 种。Ivan 说,在最近的 Y Combinator 项目中,有 68% 的创业者在 Notion 上运营他们的公司。

image.png

四、Notion 背后的理念

notion 创始人 Ivan Zhao 在 Instagram 上的签名是「tools of thoughts」

打开 notion.so 的 About Notion 页面可以看到「A story of tools and the future of work」

img

img

其中,他提到了很重要的 3 个理论,这 3 个理念也贯串了 notion thought of tools 的理念。

  • augment our collective intellect/增强智力 [Doug Engelbart]
  • amplify imagination/放大想象力 [Alan Kay]
  • expand our thoughts far beyond text on paper/让思想不限于载体 [Ted Nelson]

img

1. Doug Engelbart

img

Douglas Engelbart(1925-2013) 是鼠标之父,他是「所有演示之母」的人机交互先驱,在 1962 年著下了 《增强人类智力》 这篇论文 ,它是启发 Ivan Zhao 产生这些思考的核心原因。

通过提高人的智力,我的意思是提高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理解问题,并推断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说的不是单独在某个情况下才能使用的技巧,而是指将预感的、实验性的、无形的、和人们对状态的感知与技术、符号、方法、以及有力的电子助力相结合,在这一结合的领域上的新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人类系统包括范式、组织、程序、习俗、方法、语言、态度、技能、知识、训练等等,所有这些都存在于人类基本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之中。

另一方面,有工具系统,其中包括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增强系统。工具和人类系统共同进化,以制造更好的工具和系统,从而使我们自力更生。

—《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1962

这篇 60 年前的论文直到今天依然极具先锋思想,它的三个核心观点是 Notion 未来构筑产品哲学的坚实地基:

  • 通过设计工具和方法,可以提高个体的智力水平。
  • 通过组合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信息。
  • 通过创建具有共识的知识系统,可以提高团队效能,并增强人类整体的智力水平。

2. Alan Kay

img

Alan Kay (1940- 至今)是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的发明者、笔记本电脑构想、窗口式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先驱,03 年获得图灵奖。Ivan Zhao 曾表示,「我没有发明东西,我只是复刻了历史。这个历史中包含了 Alan C. Kay 所思考的关于未来的历史。」

他的愿景是在建立一个「想象力放大器」,这是「一个服务于创造力的动态工具」,这个工具足够强大、足够小、足够易用,当然也足够便宜,能让全世界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Alan Kay - A.M. Turing Award Laureate Alan Kay 在 1968 年左右曾提出了一个在当时极为超前的概念,一个带有触控笔的平板式电脑,他称其为 Dynabook。

Alan 把计算机当成一个媒介(Computer-as-medium),而不是把计算机当成技术(Computer-as-technology)。「想象力放大器(imagination Amplifier)」的关键在于构造一个全新的动态的媒介(medium)。

3. Ted Nelson

img

Ted Nelson (1937- 至今)是 Hyperlink(超链接)和 Hypertext (超文本)词语的发明人,想要改变这个我们了解世界的和获取信息的方法。

Ted Nelson 相信事物之间丰富的联系 (relationships, connections) 是人们抽象、感知和思考的重要部分。

Ted Nelson 希望将内容 content 从结构 structure 中分开,这样同一个内容可以有多个结构,读者和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看内容。他喜欢将软件比作电影,都是通过屏幕上的事件影响观看者的心灵,除此之外软件还有交互的性质。他认为软件设计可以看做电影制作的一部分。

3.1 上都计划划(Project Xanadu)

img

上都计划的评论标注

  • 我们必须能够标记任何东西
  • 在任何东西上加笔记
  • 在任何东西上加注释或加边注
  • 用可视化的方式显示相关联的内容

上都计划的超文本链接

  • 被引用方的授权;
  • 不会失效的链接;
  • 更简易和宽松的版权协议;
  • 双向链接;
  • 相连文档之间的并排对照;
  • 深度版本管理;
  • 增量出版。

他的这些想法 50 年前就提出来的,这些正是 Notion 现在核心的演化思路。

上都计划 2014 年发布了一个 demo:http://xanadu.com/xanademos/MoeJusteOrigins.html

Ivan Zhao 希望创造一个能够增强人类智力、创造力与生产力、从而更高效地解决那些极具复杂性问题的工具

五、想法

如果 Notion 只是文档编辑器肯定到不了 100 亿美元的估值,在加入 Database 后,notion 的定位已经从文档编辑器变成了生产力工具,对标的产品变成了 WIKI,Trello,Confluence。而,在这个领域,生产力管理软件每年的市场是 500 亿美元。

Notion 的增长爆发点是在疫情期间,居家共同的条件下,在国外 Slack、Notion 成了国外新创公司的首选。(有人说 Notion 填补了 Slack 的另一半)而国内居家办公的市场被钉钉、飞书填补。

另外,我觉得 notion 在国内不好发展的原因:

  1. 不适配中国环境,不支持中文、网络慢等问题。由于中国备案政策、以及中国付费率问题,中国区开放的性价比确实不高。
  2. 缺少 consulting 团队。在海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 notion 开发者生态,而国内基本没有这样的团队可以帮忙定制化流程化的模板。从而,大部分的用户是作为文档工具在使用。
  3. 国内的封闭生态。notion 的开放生态兼容了很多三方的产品,而中国的封闭生态主流应用都不支持接入。

Notion 之后也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笔记软件,比如 Obsidian、Logseq、Roam、Craft,他们的核心还是聚焦在有双链能力的笔记软件。

浅浅对比了下 notion、飞书云文档、钉钉文档,虽然后两者都是前者的模仿者,但是飞书云文档学习了 Database 的精髓,而钉钉文档还是在模式原生文档能力。

image-20240125233844250

在聊下 Productivity 工具赛道

前面的故事都发生在 AI 之前,在 AI 是大,又涌现出了很多生成工具类的产品。

Y Combinator 一年两度的路演作为硅谷的投资风向标一直备受关注,而与半年前相比,本次(冬季)路演日的项目中,Productivity 类型的项目占比提升了 9%,是变化最大的类别。

img

AI 应用中生产力工具作为高频场景且与 LLM 天然契合有望率先落地。生产力工具,尤其是办公是工具类软件中的高频场景之一,所需图文创作、表格数据处理等能力与 LLM 天然契合,在一众 AI 应用中率先落地,其中文档又是办公场景中最能直接受益于大模型文字创作能力的细分应用。

img

在 AI 领域,抛开模型外,最核心的是用户数据资产,而以生产力工具(个人数据信息管理)作为切入点,是最容易契合且可以帮助实际生产的点。

六、END

Ivan 提到,Old Office 是演化而来的,不是最佳设计。Notion 是 post-MS Office,是抛开 Office 的历史包袱来设计。而他设计 Notion 的灵感来源于另一段历史,由美国早期计算机先锋们的想法构成的。他坦诚并谦虚地说到,我并没有创新什么,我只是在复刻历史。

参考资料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4/01/n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