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1_慢,未必不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姿态

  • 「慢,未必不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姿态」。站在历史的角度,通过比较短期与长期反馈的决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前进的方向。其实,「长期主义」更像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它源于选择了很多长期反馈的事情,而背后的成功并不仅源于个人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制度的力量。
  • 虽然数字化为企业带来了许多机会,但如何科学、理性地运用这些工具,还需要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 拥抱「小巧」、「中间状态」、「纯文本」,并最大化地利用移动端和桌面端的统一操作界面以实现「剪枝提纯」等原则。这种反主流的设计原则强调实质优于外表,注重实用性、精简性和一致性。

长视角: 决策与时间之间的故事

depth of field photography of man playing chess

在决策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概念叫做「判断时距」,它是指某项决策导致结果所需花费的时间。判断时距越长的决策,其对应的职位或任务的重要性就越大。

然而,对于未来定向的预测和决策,我们往往感到困惑,即使掌握了「判断时距」这一概念,仍难以知道如何有效应用。原因是未来的因素复杂多变,不易有清晰的规则可循。

一个提供新视角的想法是,如果我们不是从现状来预测未来,而是从现状回首过去,并以同样的视角审视过去的决策,我们可能会看到什么?这种反思的动作,犹如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浏览时间,使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和规律。

在创业初期,我们通常能得到很快的反馈。然而,随着产品和团队的扩大,反馈周期变长,新的重要任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获得快速反馈。这并不意味着长周期反馈就一定好,而是可能揭示出我们可能没有在做更重要的事情的现象。

诸多的事物并不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加速,如人的生育、种子的生长和组织的建立,这些重要的事情所需的时间反馈周期都是长期的。检视决策至反馈的周期长短,其实是我们复盘和反思自身行动的一种方式。反馈是站在今天看过去的事实数据,它使我们能够更为客观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材料。

另一方面,如何找到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有价值的长期反馈而向前迈进?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从系统中剥离出来,即把过去一手包办的事情交付给其他人来完成。这其中难点是要转向构建系统,而非凭一己之力处理所有事情。

此外,在构建工作体系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设计出一个有效的监控体系来测评这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找出问题并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的高效和明晰。

整体而言,短期反馈的决策并非总是坏事,但如果我们希望能让自己做出的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价值,那么就需要转向寻找那些具有长期反馈值的任务,并试图理解和处理它们。

相关延伸:
向前看不清时,记得回头多看看


数字视点: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探索

a full moon is seen behind a sign

以成本视角审视产品功能,我们发现如验证码登录功能会引发大量验证码发送,从而增加运营成本和未必带来实质性的体验收益。另一个例子是@功能的实现逻辑并不复杂,但会增加服务器请求次数,从而增加成本。这而这两者并非核心功能。因此,产品设计应平衡体验至上与成本控制。

然而,仅从单一视角审视成本还不足够,我们需要从整个业务链去审视成本的构成,理解每个功能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以共享文档功能为例,如果文档被滥用导致大量无效访问,带宽和流量成本可能激增。而防御措施的设计和执行也会有额外成本。当前,为了获取用户而提供买断制的各种产品功能背后隐藏的是「经常性」费用的压力,一旦开启就会持续产生成本。如果产品经理对技术理解不足,开发人员对成本不够关注,过度追求好的体验和增长,可能会使产品迅速失去市场。

我们可以通过业务链的理解来识别更多隐藏的成本。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用来评估人的理解程度。如果一个人对一项业务或项目的成本理解不足,那么他对该项业务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

在直接可见的成本之外,还有许多间接成本需要考虑。例如,初创团队在获得资金后,往往希望通过增加人手来提高效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可能会增加大量的沟通和协调成本。重新发明轮子也是许多初创企业和独立开发者常见的间接成本来源。不过,对于研究用户、技术预研、团队培训和团队合作方式这些类型的间接成本,除了识别之外,我们也需要考虑是否投入足够的资源。

德鲁克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特别强调机会成本的识别。我们往往容易在原有的轨道上进行投入,忽视了其它可能带来收益的替代方案。比如,当我们面临客户端开发速度跟不上产品设计速度这一问题时,我们选择切换领域,尝试新的项目,从而使整个团队的多样性得到丰富。这种转型和机会成本的思考方式同样适用于融资等业务决策。

控制成本的目的不是节约或最大化利润,而是让组织能将资源集中在创造价值的地方,从而带来更多的回报。这些回报会成为组织长期存在

相关延伸:


数字原则:反主流软件设计策略

assorted-color abstract painting

在决定二次创新前,优化战略制定是关键。越具有特色且明确的价值观,越利于未来的决策制定。对于设计师和程序员来说,最困难的并不是技术实现,而是向他人解释并让他们理解我们的决策理念和批判。

我们应该借助这些原则来引导创新思维和处理复杂性。以下为 kinopio.club 创作者的设计原理,这位创作者是此工具自然而反主流的单一设计师与实现者。

1.拥抱小巧:简单与基本的工具及流程在我们遇到限制时自然会受到青睐。在规划新功能时,我们应该直接跳转到具体的代码,而非在设计软件上画草图。另外,生产出高效、小巧、快速的产品也是创新者应该追寻的方向。

2.为中间状态设计:软件设计通常只关注用户输入和结果输出,但事实上用户大部分时间处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状态。因此,应当更加注重在设计中照顾用户的这种「中间」状态。

3.拥抱「纯文本」:文本和完整 URL 是计算的基础单位,它们可复制、可粘贴,也是最灵活的共享方式。

4.为移动端和桌面端设计统一接口:无论是 mobile first 还是 only desktop/web 都不单独考虑。在任何地点都能进行真正的工作,这才是真正的理想状态。

5.剪枝提纯:正如修剪多余的枝叶来让植物更好地生长一样,修剪工作也是处理复杂性的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以上五个原则带来的 Kinopio,独特且脱离了主流软件景观,这样的设计理念的产生可能与传统软件公司哲学的「过于规范化」有关。此类公司常常在无形中陷入固有的发展模式,而忽略了对产品本质的理解与尊重,最终导致了产品的退化。

此外,设计始终受到你的思维和视野的限制,如果囿于一种简洁的设计风格,你有可能落入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而无法创新。我们不能只停留于将极简主义当作艺术约束的水平上,要进一步去理解并深究其原因,以便利用其它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

Kinopio 的发展是一种演进过程,创作者仍有很多新的功能和改善想法,他希望从社区中得到反馈,并让更多的人了解 Kinopio。

相关延伸:


关注不迷路 博客竹白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12/newsletter-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