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7_整体性的人类社会仍在进步

  • 自我管理是成功的前提,应聚焦优势而非弱点,借助最佳工作方式实现高效。合理统计时间,专注单一任务,创造个人思考时间,减少决策,发挥独特价值。清晰辨别停止和开始的事项,保持精益运营,关注如何对他人有用,而非追求成功本身。
  • 为什么作为整体性的人类社会仍在进步,而个体却越发地难以从中受益,或越发难以感受到这种受益?
  •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创造力因持续的注意力分散和过载而受损。为激发创意,需有意识地平衡信息的消费与创造,并通过减少被动浏览、精选高质量内容、专注阅读和积极的信息消费练习,如做笔记、解释概念和写作,以及远离屏幕活动,来促进大脑建立意外联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sticky notes on corkboard

  • 一个人是否能管理好他人尚无定论,但一个人应该能管理好自己;作为领导者,如果你希望提高周围人的绩效,那么你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绩效;
  • 关注弱点不仅是愚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不要总是试图改进缺点,这会让你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应该聚焦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把自己移动到哪里,然后逐渐消除弱点。比如你是一个长跑运动员,就不要试图成为篮球运动员。
  • 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工作(也让别人这样),比如有人就是不喜欢阅读,但能从聊天中获得更多启发。所以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承担起利用你的最佳工作方式的责任。而越早这样做,你就越早获得时间带来的复利效应。
  • 有衡量才有管理。统计时间分布,然后我们才能管理 —— 这也是 Collins 自己创造 lifelog 的原因之一。许多能做困难事情的人共有一个秘诀,那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也要求他们必须把时间分成三类:
  • 创造连续的供个人思考的时间块,最好是自己清醒的时间;
  • 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创造的大块的非结构化的时间;
  • 参加重要的、精心安排的会议,让其成为对话、辩论和决策的核心。
  • 少做决定,最重要的决定。每个决定都会耗费精力,所以尽量做出一些通用决策框架,这样才能留出精力做出更重要的决策。比如巴菲特就把大多数投资分为,投、不投、看不懂。看不懂这个筐让其节省了大量时间。
  • 找到并发挥你的独特影响。一个思考框架是,如果没有你,在某些事情上不会发生的关键决定是什么,那就是你的独特影响。
  • 停止不会开始做的事情。有一个不断扩张的待办清单,而没有一个强大的停止做事列表,是缺乏纪律的表现。所以核心问题是:如果你今天才要从事已从事的事情,你还会选择么?如果不是,那你在坚持什么?
  • 精益运行。保持小规模运营,因为随着增长内部的事情会超过外部,这就导致注意力转移到内部管理,而不是给外部世界做贡献。找到更好的人,让他们做真正的大事,扩大他们的责任。人越少、规模越小、内部活动越少,组织管理成本就低。
  • 有用。不要去思考如何成功(这是结果),而是思考如何对别人有用(useful,这才是成功的原因)

相关延伸:
Vol.030:关注弱点不仅是愚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

也许在十年后回看,2021 年会是这个特殊时代中十分平凡的一年。

随着疫情第二年结束,许多悬浮的状态成为了日常,无论是从个人生活、工作,还是从国家经济、政策,亦或是在地缘政治与国际形势上。

没有人再把疫情当作一种临时性的变量,而是将其当作一种常量,去构筑未来的新常态。

在这一年里,人类社会集体作出了许多有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但如今看来语焉不详的决定,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只能回顾过去,并在过去的纹样中找到历史的分形。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在互联网上目睹了更多的争端,无论是个人对个人的,个人对机构的,机构对机构的,机构对机构的,国家对机构的等等。一如我在 2020 年发布的《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中所提到的。互联网赐予了每一个个体舆论上的核武器,使得互联网上的舆论战争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时至 2022 年,这种舆论战争已经开始影响现实世界,许多个体、公司甚至是基层政府在焦土一般的社交媒体战场上被误伤至灰飞烟灭,他们要么被封杀,要么被抵制,要么被撤职,他们中的许多原本「错不至死」,但在舆论的全面中每一次争论都意味着一批死刑。

在短暂的,瞬时的,破碎的争端中,对立的阵营却越发清晰。保守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对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对立。

但实际上,中国现在面临的唯一真正的危机,是一个现代性危机。也即现代性,与后现代之间的对立。而当下社交媒体上的大部分争论,都只是这种对立的分支。

在解释什么是现代性,什么又是后现代之前,我们先来具体描摹一下现代性危机的状态。

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现代性危机感兴趣,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危机十分熟悉。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热搜,都有现代性危机典型的影子。

其一,是躺平,2021 年开年,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开始「躺平」成为了最大的热点,随之又成了一个不可讨论的问题。这是最有代表性的,因为我们都曾在《在路上》里读到过 60-70 年代的美国年轻人是如何躺下的。也曾在 5 年前嘲笑过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和台湾地区的「小确幸」。

其二,是直播带货的频繁翻车,让许多人拍手称快「收智商税的终于倒了」,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咋舌:「这些收智商税的怎么能这么赚钱?」

其三,则是在短视频时代,一方面越来越多「抽象网红」崛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封建文化」正在复辟。两种文化现象都让受教育良好的典型市民阶层感到困惑且不适。

其四,则是内卷,与躺平本身构成了时代上的对立,一边似乎有那么一部分人成功躺平了。而另一边,似乎有更多人卷得不可开交。这让人感到困惑,究竟是什么驱动那些内卷的人无法躺平。是什么塑造了他们的焦虑与压力。

但描述这四个领域,只是对现代性问题的一种「举例说明」。

本文的核心目标是试图解释:为什么作为整体性的人类社会仍在进步,而个体却越发地难以从中受益,或越发难以感受到这种受益?

相关延伸:
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 – 虹线 (1q43.blog)


激发你的创造力:如何通过积极的内容消费逃离算法

flat lay photography of paintings

你上一次「顿悟」是什么时候?如果你和当今处于嘈杂信息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那可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可以获得无限的数据,但很少能带来出色的创造性见解。事实上,这种对注意力的持续攻击会悄悄地侵蚀我们的创造力。

当我们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时,大脑是永远没有机会建立意外关联并激发出独创想法的。当毫无意识地消费算法提供的一切时,我们就无法为大脑提供产生有趣想法所需的创造力燃料。

▎ 创造力的反燃料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在总体上不再稀缺的时代。社交媒体和无尽的瀑布流页面向我们不断涌来新的信息。但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为了处理数字时代不断涌现的新刺激而生的。

科学家 发现,过度的多任务处理和在不同信息流之间频繁切换会使我们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不堪重负。这将使大脑更难过滤掉无关的细节、进行深入思考以及建立有意义的关联,从而限制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已经习惯了不断地检查「小红点 / 新通知(what’s new)」,以至于即使我们不积极地参与这无尽的信息流,思维也变得分散了。事实上,只要身边有手机,就会降低你的可用认知能力!

我们的大脑需要留白来建立意想不到的联系,从而激发创造力。正如作家朱莉娅·卡梅伦(Julia Cameron)所说:「当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感到疲劳时,往往是因为输入太多,而不是输出太多。」

随着无尽的信息涌入争夺注意力,我们的创造力常常枯竭。为了重振想象力,你需要更有意识地平衡创造性输入和输出。

▎ 更好的内容食谱

平衡你的输入和输出意味着将你消费的东西与创造性目标对齐。就像用食物为身体补充能量一样,用你消费的信息为头脑补充能量:不要过量,选择正确的配料,偶尔也可以享受一些美食。

以下是一些减少无意识消费的内容食谱小贴士:

  1. 限制在被动社交媒体上浏览的时间。如有必要,使用网站拦截器来限制自己进行无目的的浏览。习惯性地刷 Twitter 或 Instagram 几乎不会激发创造力。当然,表情包 / 模因(Memes)可能很有趣。你只要限制自己沉迷于低价值内容的时间即可。
  2. 订阅精心策划的符合你兴趣的时事通讯。不要让你没有时间阅读的订阅邮件塞满你的收件箱。添加标签,这样这些时事通讯就会进入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你可以腾出时间来阅读。
  3. 离线进行专注阅读。在 Kindle 上 阅读电子书,避免干扰。购买实体书籍、杂志和期刊,远离数字喧嚣。沉浸式的长篇阅读比略读更能提高创造力。
  4. 手头备好激发创意的材料,以便随时使用。建立你的 反图书馆。当你有空闲时间时,从那里取用灵感,而非社交媒体。
  5. 有意识地选择音频内容。与其被动地播放穿插着广告的随机脱口秀节目,不如有选择地收听。开车、锻炼或做家务时,收听能够激发你创造力的播客或有声读物。这其中也包括小说!

通过更有意识的方式,你可以制定一份内容食谱,使你的想象力收到滋养而不是麻痹,将你所接受的内容转化为创意催化剂。

▎ 如何进行积极的内容消费练习

注意信息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是很好的第一步,而改变信息消费的方式则更为重要。被动地阅读博客文章和观看视频很容易,但最好让它成为一种积极的努力。

积极的内容消费不仅能让你更有目的性地消费内容(你很难写一篇关于你刚刚看的那只猫视频的博客文章),而且科学表明,它能让你的大脑进入专注模式,从而帮助你更好地记忆事物,日后想出更好的点子。

以下是从被动到主动的内容消费方式,排序由易到难:

  • 手写或数字化笔记。写下关键点、难忘的引语和自己的反思。做笔记 可以帮助你识别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综合概念,以后回顾笔记可以帮助你培养创造力。
  • 用你自己的话向别人解释新概念。你可以简单地把链接发给一个你认为会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并附上自己的一些想法。总结所学内容并将其传授给他人可以激活更深层次的思维加工,这就是所谓的「生成效应」。还有一个好处是,在组织和交流想法时往往会产生新的观点。
  • 自己动手写一篇文章。将你所消费的内容作为原创作品的灵感来源。创造新的东西需要你将不同来源之间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将你的想法付诸文字与世界分享可以帮助你发现新的见解。你甚至可能会得到一些发人深省的反馈,进一步激发你的创造力。

你也可以考虑离开屏幕,做一些完全无关的事情:

  • 带一本笔记本,去公园或风景优美的地方坐下来放松一下
  • 尝试烹饪一道你从未尝试过的新菜谱
  • 阅读诗歌、小说或与你的领域无关的内容
  • 乘坐火车去参观一个新城镇,像游客一样拍些照片
  • 去图书馆,随意探索一个过道上的书架
  • 在你知之甚少的行业中寻找本地聚会

在这个时代,我们被期望成为广播通讯的接收者,仿佛这些通讯是专门为我们制作的,而有意识地选择消费的内容则是一种自由的行为。

你的大脑很擅长建立随机关联,只要你能保证在创造性输入和创造性输出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即可。因此,尝试在你的内容食谱中注入更多的有意识的成分,并练习积极的内容消费,让你的创意源源不断!

相关延伸:


关注不迷路 博客竹白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11/newsletter-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