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7_重新塑造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 人类最初的信息技术革命始于印刷机的发明,印刷机的出现带来了思想洪流和一系列历史事件,但也导致了血腥的战争。信息增长速度过快,处理能力不足会带来生产力悖论。信息的增长加速了民族和宗教的孤立,人与人的对抗也增加。人类通过智慧生存下来,但有时生物本能对信息丰富的世界难以适应,需要积极努力来降低信息负荷的可能性。
  • 技术和工具的发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媒体的引入和发展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交网络的发展与人们寻求地位和社交资本的需求密切相关,社交网络通过工作量证明和市场机制来重新分配用户的注意力和社交资本,不同社交网络模式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利弊,但不论社交资产多寡,幸福感不应该依赖于他人的认可。

一个革命:信息革命

一个革命:信息革命

人类最初的信息技术革命并非始于微型芯片的发明,而是以 1440 年印刷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的诞生为开端的,由此产生的思想洪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结果和影响。印刷机的发明点燃了 1775 年的工业革命之火,也促成了人类文明的迅猛发展。除此之外,这一发明促成了一系列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开启了欧洲启蒙运动,也加速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当然也包括持续了几百年的「圣战」。当人类能够方便的了解信息,并通过信息开始相信他们可以预知和选择自己的命运时,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时代也就开始了。

印刷机的早期使用者中,最狂热的是那些传播福音的人。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论纲被印刷机复印了 30 多万次,直接导致教会分裂而使欧洲陷入了战争。1524~1648 年间,欧洲爆发了德国农民战争、施马尔卡尔登战争、八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法国宗教战争、爱尔兰南联邦战争、苏格兰内战和英国内战,其中许多战争几乎是同时爆发的。单单一个三十年战争,德国人口就减少了 1/3,即使是与 20 世纪早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17 世纪也称得上是史上最血腥的时代。

当然印刷机也悄然推动着科学与文学的进步,如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莎士比亚的舞台剧,这直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始和资本主义的诞生。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这些与预言思想不无关联。

生产力悖论

一旦信息增长的速度过快,而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尚且不足,情况就很危险。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热非但未能推动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两个领域生产力水平的短暂下降。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力悖论」。罗伯特·索洛曾经在1987年写道:「计算机无处不在,可生产统计中却不见其身影。」1969~1982 年,美国经历了 4 次经济大衰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美国经济才开始好转,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则鲜有起色。

时下最流行的术语要数「大数据」了 —— 就好比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计算机一样,信息的指数型增长被人们视为万灵药。《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数量庞大的数据会使人们不再需要理论,甚至不再需要科学的方法。」(看看当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及其科学环境即可理解这句话)

孤立与对抗

信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处理信息和分辨信息的速度。共享信息的不断增长反而加速了民族和宗教的孤立进程,人与人的对抗也同时增加,其速度之快不禁让人瞠目结舌。面对「过量的信息」时,我们会本能地进行筛选,选出喜欢的,忽略其他的,与同道中人为友,与意见相左之人为敌。目前所谓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荐更加速了这一现象。像那些不同的宗教思想可以通过更多的信息、信念和「证据」得到证明,而且更难以容忍反对意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与其它地球动物相比,人类并没有多少天生的防御能力,人类的速度没有多么快,身体也没有多么强壮;人类没有利爪和尖牙,也没有护身的硬壳;人类不能喷出毒液,不能伪装自己,也不能飞翔。我们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是因为我们运用了智慧。我们的思维很敏捷,我们能够敏锐地感知事物的模式,对机遇与威胁迅速地做出反应。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系统学家托马索·波吉奥说:「人类比其他动物更需要发现模式。在复杂情境中识别物体的能力是一种概括能力。这是与生进化而来的能力。」但我们的生物本能有时会对这个信息丰富的世界难以适从。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努力,坚持自己所持有的看法,这样才有可能将重返信息负荷状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甚至消除这种可能性。

相关延伸: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Λ-Reading (substack.com)


一个延伸: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我们塑造了工具,然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 J.Culkin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是我们物理和神经系统的延伸,以增加力量和速度。技术(包括媒体)是人类的某些生理、社会、心理或智力功能的延伸。轮子延申了人类的脚;电话延申了人类的声音;电视延申了人类的眼睛和耳朵;电脑扩展了人类的大脑;媒体(包括电子媒体),扩展了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任何延伸,无论是皮肤、手还是脚,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理和社会综合体。而近十几年信息(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更是将技术延伸的过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前所有的技术(除了语言本身)实际上是上扩展了我们身体的某些部分,而电子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包括大脑。前电子时代延伸是物理规模向外的扩展,而电子技术是向内的内爆,走向共享意识,这一变化具有重大意义。例如, 10 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现在有 20 亿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约占地球人口的 1/3。因此,现在每 3 个人中就有 1 个蜷缩在手机前,不了解周围的现实。当世界上 1/3 的人改变他们的身体姿势和交流方式时,这是一个人类学级别的事件。这种全球变化曾经需要数千年的时间。现在只需要不到 10 分钟。这就是超级变化。」

这种预见和观点早在 30 年前就有人做了语言,这个人就是麦克卢汉。我想学传播学的人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尤其是他的名言「媒介即是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他是现代传播理论的奠基者,其观点影响着人类对媒体的认知。在麦克卢汉之前,人类把媒介(通讯技术)看成是一种运载信息的工具,媒介并不能改变信息内容,但他点出媒介的影响力,能引起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塑造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正如上所言,麦克鲁汉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媒体就是信息。媒体有「冷」「热」之分。媒体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力量,获得讯息的方式比讯息内容本身更来得重要、更有影响力。传播科技不仅可以引起人类感官能力变化更可以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关延伸:
#116 Meta及技术怎么塑造我们 - Λ-Reading (substack.com)


一个轮回:社交网络是如何迭代和轮回的

社交网络是如何迭代和轮回的

让我们从两个基本原则开始:

  • 人是寻求地位的猴子
  • 人会寻求最有效的途径来获取社交资本

这是两个最底层的人性观察,基本没人会对它们有争议,但当前所有对于社交产品的分析,在人的地位和社交资本方面着墨不多。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社交资本无法准确衡量。数字提供了精确性和可信度,所以我们会用它来计算、衡量金融资本(钱或者说资产,下同)及其流动情况。绝大多数财经、金融类网站和分析机构也都会非常精确地统计、分析货币的价格和变动情况。

基于此人们会重视一种特殊的产物 —— 社交资本。虽然文中也承认,「社交资本」暂时无法被精确量化,但我们都能切身感觉到身边不同的人拥有的资本不同。以及有了这个定义,就把社交网络和经济/政治学知识串联在了一起,可以利用分析经济学语境下的「资本」框架来分析「社交资本」。

用户进入一个社交网络,往往有三个理由:

  • 效用(比如去知乎搜索一些内容、用微信和老友聊天)
  • 娱乐性(如抖音和快手的碎片化消磨时间)
  • 社交资本(比如想成为知乎大 V,想成为即刻大 J)

抛开娱乐性、效用不说。人们是如何在一个社交网络上获取「社交资本」的呢?其实和我们生活中获得「资本」一样,即「劳动」。你在社区里面发帖,回答别人问题,给别人转发点赞,举报不良信息等等,都是某种工作。通过对这些工作量的证明(熟悉区块链的朋友马上想到的是 POW ),如粉丝、头衔、等级,来让用户的心理得到满足,长期的和社区共荣下去。

工作量证明也决定了社交网络的天花板 —— 核心在于贡献者的数量多寡;如果需要在一个社交网络上贡献内容门槛极高,那么这个社交网络注定无法扩张,想想当年张小龙解释为什么朋友圈应该是发图而不是发文为主,就比较好理解和这个。但是并不是进入门槛越低越好,资产这个东西本身没有意义,是因为人们的关注才被赋予了意义,就像新鲜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虽然是生命必备的,但是却价值不高。同理,如果一个社交网络创造内容门槛特别低,就会造成其社交资产积累太容易,继而带来资产贬值 —— 可以自己感受下,微博上 20 个人点赞,和微信上 20 个人对你点赞,你内心的喜悦程度。

从这里引申出来,平台更像是一个「注意力的央行」,通过「定义资本」「定义劳动类型」然后通过「市场机制」来重新分配每个用户的注意力,提高「社交资本的 ROI」。而越多人对这个央行发行的资产「认可」,这个社交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文中还提到了常见社交网络模式的利弊:

  • 缓慢→快速:先发展效用,再是社交资本(Instagram)
  • 快速→缓慢:先发展社交资本,再是工具(Wikipedia、知乎)
  • 缓慢:只有效用,没有社交资本(IM)
  • 快速→衰退:有社交资本,效用很弱(Path)

不过,无论社交资产多寡,只要你想获得幸福感,就不要把它绑在别人的记分牌上。

相关延伸:

禅与社交网络维修艺术


关注不迷路 博客竹白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09/newsletter-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