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8_建立一个真实的小世界

  • 遗传学在人的特征中起到了比人们想象的更大的作用,特别是与智力相关的特征,有超过 50% 的遗传贡献;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影响相对较小,更多是由非系统的生活事件决定;努力对于弥补遗传差距仍然有一定作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化可能会取代努力的作用。
  • 在领导者如马斯克、乔布斯和贝佐斯的例子中,他们以尴尬的沉默展示了深思熟虑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而在当下需要即时反应的社交环境中,尴尬的沉默被认为是一种情商工具,可以平衡思想和情绪,并避免基于直觉的错误思维。
  • 中国社会存在着人们悬浮于未来目标之中的焦虑状态,这种悬浮意味着对当前情况缺乏深入思考,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超越现在而存在,而这些行动往往是为了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种悬浮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强烈的中心情结,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导致焦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建立一个真实的小世界,即使处于边缘,但是强大并能互相讨论,不去追求外界的认可。此外,书中还强调重视创造的物质性过程,需要耐心和寂寞,并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提升能力,而不只是停留在宏观的分析和口头上的沟通技巧。

一个影响:人的某些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受遗传学的影响

人的某些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受遗传学的影响

《蓝图:DNA 如何塑造我们自己》(Blueprint: How DNA makes us who we are )。作者是著名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洛明,下面是他对 5000 名英国成年人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人的某些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受遗传学的影响?

人的某些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受遗传学的影响

上图明显显示(或者说统计显著性),在每一个特征中,遗传学所起的作用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大。其次,最后几项特征中的许多与智力(言语能力等)有关,它们都显示出 50% 以上的遗传贡献。更早的著名「明尼苏达双胞胎实验」也得出了极其相似的结论:多数同卵双胞胎虽然在不同环境中成长,但在性格上仍然非常接近乃至于相似,而且他们中的多数人还具有相同的成长喜好、兴趣和人生经历。瑞典的一项类似研究更是表明,同卵双胞胎离婚的几率是异卵双胞胎的两倍。进而,遗传学家罗伯特·普洛明对研究结果解释说,新的基因研究表明,对一个人心理发展的「环境」贡献并不是你通常认为的养育子女、学校、朋友等等。相反,它们是随机的、非系统的生活事件,如父母去世、离婚、失业等。这些研究的结果或许是一个「悲伤」的消息,人类某些智力特性是有「元罪」的,是后天无法更改的。

能发力的智力增长空间也许不到总量的一般,或许对我们普罗大众来说已经够用了,努努力就能够补齐「元罪差距」。那么努力有用吗?

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说过:「我的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偶然得来的。我看到一种需求值得去满足,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达到目的。这可以归结为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可能是中国小学教室墙壁上贴的最多的标语,鼓励孩子们多努力。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无穷的开始》里对这句话如下评价:「如果爱迪生,或者那些研究生,或者随便哪位科研人员,在做出发现的「汗水」阶段真的是不用脑子干活,他们会错过大部分的乐趣——这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的巨大威力。」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那个「奇点」。而在当下或者即将到来的 AI 自动化时代,即便是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或许都不可得,「‘汗水’阶段可以是自动化的。技术越先进,灵感和自动化之间的距离就越短。」(《无穷的开始》)

相关延伸:
#109 努力有用吗? - Λ-Reading (substack.com)


一个沉默:尴尬的沉默

尴尬的沉默

「如果你向马斯克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他会进行思考。他将进入一种状态,几乎像在恍惚 — 凝视着空间,你似乎可以看到车轮在转动。他把他所有的智力都集中在这一个问题上。」前宇航员,后离开 NASA 加入 SpaceX 的一位员工 在采访时如是说(Youtube:What is it Like to Work for Elon Musk?)。事实上,在马斯克本人接受采访时也常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马斯克在给出答案之前会花费 5 到 15 秒的时间思考 (如 此视频)。

乔布斯也是这样的。这个视频中,您可以看到,在苹果公司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进行问答时,一名观众对他进行了抨击,告诉乔布斯,「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并讽刺地询问乔布斯过去七年一直在从事什么工作。乔布斯喝了一口水,坐了下来,然后开始思考,大约 10 秒钟,说了一个小笑话,然后又思考了 8 秒钟,也就是说对如何回应侮辱性质询思考了 20 秒。

库克似乎延续了乔布斯这一习惯,一个报道中说,在会议上,库克「以长时间、令人不舒服的停顿而闻名,你听到的只是他撕开他经常吃的能量棒包装纸的声音。」

在亚马逊,贝佐斯同样以沉默「闻名」。会议开始的时候,贝佐斯需要花费 30 分钟的时间来默读打印好的备忘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与会者有时间仔细阅读备忘录,思考,甚至把最初的想法和想法记录下来 —- 所有这些都不会被打断)。「这对于新员工太尴尬了,是一种奇怪的体验。」贝佐斯曾在《财富》杂志的 一次采访 中说。「他们只是不习惯静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和一群高管一起做一些功课。」

如果您当时处在信息接收端,显然以上这几位「大神」的「沉默」或多或少都会让人不适,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尴尬的沉默

回想以下您周围是否有这种表现的人?我能想起的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后来以当地第一名成绩到了清华大学。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习惯,在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慢半拍」,大家谈起他的时候都认为他太木讷。现在回想起来,这并非木讷,是一种特质,是「木讷的沉默」。我的一个外国朋友,我几乎每次都发现他在回复信息的时候都要经过数次编辑才发送出去,前后可能需要至少 30 秒,他这一习惯现在已经影响了我,我也学会打完字在读一遍。其实,尬沉默的规则很简单: 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先不急着回答,而是停下来,深入思考你想要如何回答。这不是短暂的停顿,而是需要花费几秒钟 (10 秒、20 秒或更长时间) 来考虑事情,然后再作出反应。尴尬的沉默法则作为情商的工具一直很有价值,因为它能让你平衡思想和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基于感觉做出反应。

在当下这个需要即时满足的环境,即时聊天需要马上回复,邮件需要立刻处理,群组讨论在不断更新,视频会议随时随地链接,您有时间思考吗?没有时间,又何谈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需要反省和回顾,涉及对事实的权衡和分析,以及仔细的推理。如果不经过「尴尬的沉默」时刻,我们直接给出反应和回答,用丹尼尔·卡尼曼的话说,这是「系统 1」在起作用,是常犯错的直觉思维,而理智的「系统 2」需要消耗精力,需要时间。「尴尬的沉默」正是「系统 2」的在线状态。

相关延伸:
第122期:「沉默的螺旋」及马斯克、乔布斯「尴尬的沉默」 (二) - Λ-Reading (substack.com)


一个方法:把自己作为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飚用「蜂鸟般悬浮」来描述当下中国人焦虑的现状:

中国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悬浮着。悬浮有一个很重要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哲学意义上,不对当下做深刻的思考。一切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个目标。你要努力去做,不做,未来的目标就达不到;但是未来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完全不知道。一切现在做的都是为了超越现在。现在去做工,「工」是没有乐趣的,是为了明天更好;小孩被逼着学钢琴、画画,就为了后来加分、成名。在进行的事情本身没有意义,都是手段。但目的又完全是不确定的。它的本质不是对未来的追求,而是对现在的否定。这个就是我说的,悬浮。把自己拔起来,悬在空中。

我们习惯性抱怨为社会竞争压力大,但是也就至此作罢。而「对现在的否定」这个洞察,点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目标及意义由内化转向外化带来的副作用 —— 我们都在别人设定的框架下狂奔, 为了达到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目标。

还有一段进一步来解释这种悬浮,是因为中国人有太强的「中心」情节,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究其原因,是权力和资源的过度集中。从社会上来看,越是从底层上来的人最后变成巨贪的可能性更大,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把自己定位是「边缘」,为了从边缘进入中心可以不择手段。边缘人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当然能发挥主动性,但是也会造成扭曲。许多人进入中心后就会变质,因为他们没想清楚自己是谁,自己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进入中心,把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周边的人的关系都放弃了,变成没有原则的人。

他也解释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自己真实的小世界,哪怕边缘,但比较强大,可以互相讨论之后,就不会去找各种的认可。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的体现出来,就会很可爱。

除了关于社会的洞察,他做事的态度也很值得学习。记得之前有人对我某场分享反馈过说是「朴实」,但我并没有再去具体深究是什么造成的这个原因,而这本书中反而对这种「温州乡绅式」的做事方式给出了很具体的解释:

任何东西都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所以要重视创造的物质性过程。物质性包含你在哪个空间,喝什么茶用什么纸写。布罗代尔说:看上去很大的一件事,比如全球性贸易,仔细看下来是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的,一定要看整个物理性的过程。

这种过程,需要很多耐心,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其实做产品(也包括其他许多事情)没有什么捷径,没有几本书几堂课就能让能力突飞猛进,必须去一线调研,去挨个分析数据,做失败一个又一个产品,从中得到反思,然后慢慢的将这些经验累积起来。不是说宏观的分析不对,而是许多时候缺少丰富的细节和经验,只能止步于某个层次,再难深化执行,而变成了坐而论道。最终就变成了所谓的「沟通技巧」,成了嘴炮型选手

相关延伸:


关注不迷路 博客竹白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09/newsletter-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