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2_在领域中痴迷

  • 《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出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包括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和利用书籍,而主动阅读则是其中重要的核心思想。
  • 技术具有倾向性,我们需要认识并理解它们的本质,才能更有目的性地利用它们,否则技术将继续威胁我们。同时,非技术因素在技术政策决定中占据主导,需要注意制衡的存在。
  • 痴迷是能力和决心的代理,关注创造而非消费。找到自己的投资风格,解决时间和风险问题,不要错过痴迷的路径。

一个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有关读书方法的书籍相当多,最有名的莫过于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下面就对这本书提到的方法简要总结。除之,还有一些名人读书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认为读书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这一步要求就是识字就可以,差不多相当于我们小学 4.5 年级时候的状态。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检视阅读也可以称为粗读、快读或者略读,顾名思义就是对一本书,囫囵吞枣式的进行快速扫描一遍,不要被书中的障碍所羁绊,从而对书总体上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判断您是否对此书感兴趣,或者判断此书是否有价值。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

主动阅读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也就是深度阅读了,在检视阅读后,对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判断此书对自己是有价值的,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从而带着目的进行深入阅读。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一般做学术和科研研究为业者多为主题阅读,即就一个主题从多本或多系列书籍展开阅读,钩沉索隐,穷搜经典,发覆探幽。

相关延伸: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魔鬼藏在细节里


一个倾向:技术是有倾向性的

技术是有倾向性的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认为技术是有倾向性的。枪和和枕头相比,枪显然更容易被用来杀人,尽管很多枕头也被用于谋杀。

因为我们不能识别甚至不承认技术的倾向性,所以我们也难以真正获得它们的力量。我们只看到了 iPad、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表面价值,并将其作为先在条件,而没有将它们看作是具有倾向性的工具。

就拿汽车为例来说。汽车的动力源无论是汽油、柴油、电还是氢,我们都可以开着汽车去上班。然而这让我们忽略了不同汽车在距离、交通、地区和能源消耗方面的适用性。

软技术也是一样。从中央货币政策到心理咨询,它们在基本假设构建中的倾向性和具体操作中的一样多。无论我们如何使用人民币,其实都在强化银行和集中资本。再换一个例子,如果心理咨询师和他的来访者互换位置,他也一定会有自己的心理诉求,因为咨询关系的设置前提就是如此。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骑手和配送系统,无论骑手如何使用配送系统,其实都是在强化外卖集团的系统。因为系统的本质算法是优化并达到时间、利润的最大化,这是前提。社交媒体的算法,如 Facebook,它的设置是让我们通过「喜欢」的东西来认识自己,而 iPad 则是要让我们开始为媒体付费并停止自造媒体。

如果技术具有倾向的观点成为常识,我们就可以更加有意识且更有目的性地使它们。否则,技术及其影响还会继续困扰甚至威胁我们。这就是为什么 IBM、微软相继停止了与人脸识别相关技术的研发

正如我在另外一篇文章看到《经济学人》杂志编辑汤姆·斯坦迪奇的一个观点, 「你可以证明有些东西绝对危险,但没法证明它绝对安全(YOU CAN SHOW THAT SOMETHINGIS DEFINITELY DANGEROUS BUT BOT THAT IT’S DEFINITELY SAFE)」。如果大家都能理解,将会非常有利于公众话语。

当然,就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里的现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几乎被所有媒体和专家所忽略:工会的缺席。在系统面前,没有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来制衡,既得利益者的话一句话都不能相信,恶将更恶。这也是 Melvin Kranzberg 教授「六大技术哲学」的第 4 点:虽然技术可能是引发诸多公共问题的主因,但非技术因素在技术政策决定中占据主导。「人们认为技术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拥有某种内在动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Kranzberg 教授生前好友及同事、同为历史学家的 Robert C. Post 先生称,「技术必须受到政治、文化或其他力量的激发。」

事实。现在和未来,我们都会生活在系统中,受技术和算法驱使、控制和奴役。因为没有制衡的存在。

相关延伸:
🚥 未来我们都会生活在系统中,受其驱使、控制和奴役


天才的车票理论

天才的车票理论

Paul Graham 的文章总像是一个睿智的长者在给你讲述一些道理。最近有些朋友问我之前 P.A.R.A 的问题,但是在沟通过程中却发现,最难的不是这套方法该怎么实践,而是该如何设置 Area,即自己精进的方向到底是什么?

换句话说,你真正想要且痴迷的东西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真不好回答,Paul 在这篇文章中的方法值得参考。

💡 伟大的工作 = 能力 + 决心 + 痴迷

痴迷的特征是关注其痴迷的事物本身,而非为了被人倾佩或者富有,过程即目的。比如小时候我们收集的小浣熊卡片,或者曾经我在纸上画画一画就是一下午,这些都可以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痴迷。

痴迷之所以重要,一方面痴迷是能力的代理(因为你痴迷之后,能力自然能跟上,否则你很难持续痴迷),另一方面也是决心的替代品(痴迷能让你不需要那么大的决心,自然而然的就去做这件事)。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通往新思想的道路希望渺茫,因为如果看起来很诱人,那么早就有人去了,所以只有痴迷能让你捕捉到别人捕捉不到的机会 —— 所以我还是很反对干一行爱一行的,而是应该爱一行干一行。

除了知道痴迷的特点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识别痴迷的对象是否有价值。如果你只是痴迷玩游戏,那么肯定会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肥宅;但是如果你痴迷玩游戏,同时又痴迷于设计一个更好的游戏(比如小岛秀夫),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伟大的游戏设计师。所以这里面的核心区别是:你痴迷的对象是以消费为主,还是以创造为主。多数时候前者仅仅满足个人需要,而后者能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

痴迷其实不一定会投入大量的金钱,但是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并且还会遇到 timing 不对的问题。所以如之前邮件组所说,时间也是资产,用投资的眼光来看我们该怎么解决上述问题?

  • 风险对冲:如爱因斯坦或者大刘,有一份正职,然后用业余时间写出《相对论》或《三体》。但代价是很可能主业吞并了副业的时间,让回报有可能为零
  • 分散投资:多找几个兴趣培养,比如达芬奇这样的人。但代价是可能都没有突破临界点,导致最终一无所获。

没有万无一失的选择,所以如何找到自己痴迷的路径还是得看自己的「投资风格」。如果还在犹豫的时候,记得 Hamming 那句著名的双关问题:你所在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没有致力于其中之一?

相关延伸:
天才的车票理论


关注不迷路 博客竹白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08/newsletter-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