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_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毛泽东
一个探讨:年轻人应当走向世界情怀
针对我们的过去来讲,假如说世界上有欧洲形态、亚洲形态和印度形态,亚洲形态里中国形态为主体,拿中国形态和欧洲形态来对比的话,中国自秦始皇以后一直到清朝,都自诩为「天下」,所以 中国的读书人一直就有天下意识,遇到灾难来临和外敌侵犯的时候,才有了民族意识。有了民族意识,就把人分成两群了,一群是外来人,一群是自己人。欧洲自教庭垮掉、民族国家兴起以后,本来的普世主义(universalism)一减减到了民族主义(nationalism)。中西两边都经过从天下意识到个别意识的阶段。
不过,现在我们重新回头看的话,今天的世界已经无可再分、无法再分了,我们必须要和人家一起过日子,大到气候,小到物流,以至于意识形态、知识、资讯的交流,我们已经不能够满足于民族意识,在民族意识和天下意识之间,我们必须要逐渐从民族意识摆渡到天下意识。在摆渡完以后,我们帮助他人从民族意识转化到天下意识,尤其对于被踢在后面的弱者,或者已经走在前面,但还以为自己在后面的——比如目前的中国,该怎么样从纯粹的自卫再次扩大到世界情怀?你我在异地教书,周围都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心底都有中国模式,我们眷恋不舍。眷恋不舍没关系,我对中国的眷恋比你们还深,因为我离去几十年,我回顾的东西早就不存在了,要回到当年那种情况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必须走向世界情怀。
但走向世界情怀有一个最大的「疙瘩」,这个疙瘩是什么呢?是每一个人的训练。我们都在民族背景和本土文化上受到基础的训练,学到泛论的一般理论来应用到个别的专题,每个人都有这个阶段。今天我们必须要有两个训练,一个部分是看天下,一个部分是看自己。这两个部分同时进行,有时候互相帮助,互相提升;有时候觉得(自己)被撕裂,在情感上不舍得我记忆中的中国、书本读来的中国,但是我必须把它摆在历史背景里,我不要(只是远远地)看着将来(的世界),我应该做关怀世界的读书人。这是我们在海外的人跟在国内的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是美国人在美国跟我们在美国不一样的地方。
来自:
一个技术:ChatGPT 是互联网的有损压缩
2013 年,德国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们注意到他们的施乐复印机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当他们复制一份房子的平面图时,副本与原件存在微妙但显著的差异。在最初的平面图中,每个房子的三个房间都有一个矩形来说明其面积:房间分别为 14.13㎡,21.11㎡ 和 17.42㎡。然而,在复印件中,所有三个房间都被标记为 14.13㎡。该公司联系了计算机科学家大卫·克里塞尔(David Kriesel),对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进行调查。他们需要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因为现代施乐复印机不使用 20 世纪 60 年代流行的 物理静电复印工艺。相反,它以数字方式扫描文档,然后打印生成的图像文件。结合这一事实,几乎每个数字图像文件都经过压缩以节省空间,谜底开始浮出水面。
施乐复印机使用一种称为 jbig2 的有损压缩格式,专为黑白图像而设计。为了节省空间,复印机会识别图像中看起来相似的区域,并为所有这些区域存储一份副本。当文件被解压缩时,它会重复使用该拷贝来重建映像。结果是,复印机判断出指定房间面积的标签非常相似,所以它只需要存储其中一个——14.13 个——并且在打印楼层平面图时,它将所有三个房间都重复使用这个标签。
施乐复印机使用有损压缩格式而不是无损格式,这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复印机以一种微妙的方式降低了图像,其中压缩的伪影不能立即识别出来。如果复印机只是打印出模糊的照片,每个人都会知道这不是原件的准确复制品。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复印机输出的数字可读但不正确; 它使副本看起来准确,但实际上并不准确。(2014 年,施乐发布了一个补丁来修正该问题。)
我认为,在我们考虑 OpenAI 的 ChatGPT 和其他类似程序(AI 研究人员称作大型语言模型)时,施乐复印机的这起事件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复印机和大型语言模型之间的相似之处可能不是很明显,但请考虑以下场景。想象一下,你即将永远失去接入互联网的机会。在准备阶段,你计划为 Web 上的所有文本创建一个压缩副本,以便将其存储在专用服务器上。不幸的是,你的私人服务器只有所需空间的 1%;如果你希望所有的东西都能装下,你就不能使用无损压缩算法。相反,你可以编写一个有损算法来识别文本中的统计规律,并将其存储在一个专门的文件格式中。因为你有几乎无限的算力来完成这项任务,你的算法可以识别非常细微的统计规律性,使你可以实现所需的 100:1 的压缩率。
现在,失去互联网接入并没有那么可怕;你已经将网络上的所有信息存储在你的服务器上。唯一的问题是,由于文本已被高度压缩,你不能通过搜索准确的引用来查找信息;你永远不会得到一个精确的匹配,因为存储的不是词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创建了一个接口,这个接口接受以问题形式进行的查询,并以传达你服务器上的内容要点的答案进行回应。
我所描述的听起来很像 ChatGPT,或者大多数其他大型语言模型。可以把 ChatGPT 看作是 Web 上所有文本的有损压缩。它保留了 Web 上的大部分信息,就像 jpeg 保留了高分辨率图像的大部分信息一样,但是,如果要查找精确的比特序列,你是找不到的;你得到的只是一个近似值。但是,因为这种近似是以语法文本的形式呈现的,而 ChatGPT 擅长创建语法文本,所以它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你看到的仍然是一张模糊的 jpeg,但模糊生成的方式不会使图片整体看起来不那么清晰。
来自:
四种动机:驱动所有人类行为的四种动机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欲望推动的。有些严谨的道德家提出了完全错误的理论,认为为了责任和道德原则的利益可以抵制欲望。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原因并不在于没有人出于责任行事,而是因为责任对他没有足够的约束力,除非他的欲望本身就是恪尽职守。如果你想知道人们会做什么,你不仅要知道(至少大致了解)他们所处的物质环境,而且要知道他们的欲望的整个系统,以及他们的相对强弱。
占有欲——希望拥有尽可能多的商品,或者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是一种动机,我想,这种动机的根源是恐惧和对必需品的渴望的结合。我曾经帮助过两个来自爱沙尼亚的小女孩,她们在一次饥荒中差点饿死。他们住在我家里,当然有很多吃的。但是他们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参观附近的农场和偷土豆上,他们把土豆囤积起来。洛克菲勒在婴儿期经历了巨大的贫困,成年后也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同样的,阿拉伯酋长们坐在拜占庭式的丝绸长沙发上,也无法忘记沙漠,他们囤积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任何可能的物质需求。但是,无论占有欲在精神学的分析结果是什么,没有人能否认它的伟大——尤其是在更强大的动机中,因为,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占有欲是无穷的动机之一。无论你得到多少,你总是希望得到更多:餍足是你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但是,尽管占有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动力,但它绝不是战胜饥饿后最强大的动机。竞争是一个更强大的动机。伊斯兰教的历史中,王朝一次又一次地堕入悲剧结局,仅仅是因为苏丹不同母亲所生的儿子意见不一致,就导致了毁灭性的内战。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现代欧洲。由此产生了我们后来所有的麻烦。如果占有欲总是强于竞争,世界将比现在更幸福。但事实上,很多人会欣然面对贫困,如果他们能因此确保完全毁灭他们的对手。
虚荣心是一种极具效力的动机。任何和孩子们有过很多接触的人都知道他们是如何不断地表演一些滑稽动作,并说「看我」。「看我」是人类内心最根本的欲望之一,它可以有无数种形式,从滑稽表演到追名逐利。
虚 荣的烦恼之一是,它会随着所依赖的东西而增长。你被谈论得越多,你就越希望被谈论。虚荣心的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三岁的孩子到皱着眉头令世界颤抖的当权者,再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人类甚至会在犯罪之后,把类似的欲望归于他们想象中渴望不断赞美的神。
但是,尽管我们所考虑的动机的影响很大,但有一种动机的影响超过了其他所有动机——对权力的热爱。对权力的热爱与虚荣相似,但二者绝不是一回事。虚荣心所需要的是荣耀,没有权力的荣耀是很容易得到的。在美国享有最大荣耀的人是电影明星,但是他们却要被不享有任何荣耀的非美国活动委员会安排工作。权力和虚荣一样,是无法满足的。除非是无限权力,不然什么也无法完全满足他。尤其是精力充沛的人的恶习,权力之爱的因果效力与其频率完全不成比例。的确,这是迄今为止重要的历史人物生活中最强烈的动机。
权力的体验大大增加了对权力的热爱,这不仅适用于当权者,也适用于芝麻官。在任何专制政权中,权力的拥有者在享受到权力所带来的乐趣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专制。既然对人类的权力表现在迫使他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那么受权力之爱驱使的人更倾向于施加痛苦,而不是允许快乐。如果你在合法的场合要求老板休假,对权力的热爱会使他在拒绝中得到更多的满足,而不是同意。如果你需要建筑许可证,相关的小官员显然会从说「不」中得到比说「是」更多的乐趣。正是这种事情使得对权力的热爱成为一种危险的动机。
来自: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由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02/newsletter-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