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本地生活化的思考

从 2019 年的数据来看,微信支付小额支付的频率比较高,而支付宝往往是大额支付,支付宝的交易笔数没有微信多,而微信交易金额没有支付宝多,也就是「大钱用支付宝,小钱用微信支付」的情况。

我自己还在使用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我还是比较信任支付宝。但是父母辈或非 IT 从业人员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于大部分的用户而言微信和支付宝只是两个不同的钱包而已,哪个用的顺手就使用哪一个。但是一个微信的定位更像是随身携带的零钱,而支付宝则更像是存折。

微信支付竞争力有人提到是社交属性,其实就目前而已,就算把微信的社交属性去掉,用户也会使用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宝。

在线下的支付场景,用户已经将二维码和扫一扫高度的关联。当看到一个二维码的时候,用户的第一反应是打开微信,而不是支付宝。微信牢牢占据的是零钱支付的入口。

显然支付宝也有了自己的对策,就是重整本地生活。我有一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本地生活化就是把本地生活的业务都搬到支付宝里面,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支付工具他不香吗?这就感觉回到了几年前,在支付宝做社交的时候,总想把所有东西都往支付宝塞。就揪着一只羊死命的薅,也多亏是支付宝经得起这样折腾。

支付宝本身就是一个低频的使用工具,这个布局就好像用低频拉到高频。(这好比在付款的时候,突然想点外卖了;在买保险的时候,突然想看看酒店。在王者荣耀上加入外卖功能都比这个路径顺畅。)

本地生活的大方向是明确且预期的,只是对于支付宝的改变与大家所期望的越来越远。本地生活作为线下场景,着力点应该是在如何服务好中小商家,但是线下的流量却在被微信不断的尝试,到时候支付宝可以点外面又怎么样,还不是要面对美团二选一的挑战。

支付宝的本质还是一个支付工具,核心就是交易和记账。我之前再想,如果张小龙做支付宝会是什么样子。至少在信息结构上不会像这样的牛皮癣吧。现在一个首页 10 种颜色,还有各种这样的图片,用户的注意力完全被消耗在这个信息流中。首页的流量被引导到了口碑、饿了么、支付、电商……这个就是打开首页看广告呗。(可以想象在微信的首页,有支付、游戏的入口吗?但是这对于支付宝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你确定是有底线的吗?

并不是在支付宝上有了本地生活的功能,这个功能就会被用起来。产品价值 = (新体验 - 就体验) - 迁移成本 。就目前而言,支付宝的本地生活的改版体验是 负 的。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0/06/alipay-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