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 因材施教

科举制已经出现 1400 多年,孔老夫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更是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但是现在应试教育是集体教育,成建制批量学习。托德·罗斯的《平均的终结》这本书,对标准化教育的逻辑做过一番计较。2018 年美国还出了一本更激进的书,叫《对教育的指控》,作者乔治梅森大学的布莱恩·卡普兰教授甚至认为整个现代教育系统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以前的圣贤,像孔子和柏拉图带徒弟,用的可是你一句我一句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手把手教,随时给反馈,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像皇太子读书,那更是好几个老师教一个学生。高级教学的要点是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老师为主。

近代的书变得特别便宜,内容也都是简单的白话文,经过几年训练,水平一般的人也可以给孩子当老师,成建制的学校教育才得以开展。好几十个学生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每个学校里老师讲的内容还都是一样的,这其实是大规模普及教育特有的模式。但是因为我们都是从小就这么学,我们以为学习就应该是这样的。但学习为啥非得这样呢?

所以让我脑洞大开一下,如果要成建制的因材施教应该怎么进行。(以下以中学为例子,且仅仅是脑洞。)


布莱恩·卡普兰教授认为整个现代教育系统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一个原因是在于,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接受程度不一样。而老师的职责需要去照顾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确保 2/3 以上的学生完全掌握了技巧。这种平均的教育原则符合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顶尖和末尾的学生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径。

所以,是否可以根据每学生的学习程度,由学生自己去把握自己应该上什么课程?(目前大多数的学习有成绩分布,但是这个分班的时间周期较长 1 年或者 3 年。不利于调节每节课的接受程度。)

比如对一个年纪1000个人进行基本的分班,1班、2班、3班、4班……前半学期以统一教育为主,后半学期的学习差异化体现出来之后,对教育单元进行分班,如 数学A+班、数学A班、数学A-班……并列出该教育单元的学习能力要求,已经教学进度(非学生成绩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或者原始班级的辅导员对学习进行评估在进行分班。

理想情况下,每一个学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找到一个对应的班级进行学习。

某个学生数据特别优秀可能初中二的时候已经把初三的数学学完,甚至开始接触高中的数据了,但是不影响他保持进度继续学习初二的语文。同样,也有可能有同学整体进度已经到了初二,但是他觉得自己初一的有一个知识不扎实,继续回去听一听。

这样以课时为单位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广义上的因材施教,也利于发现自身的特长,而不是压抑它(因为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能力。)


我就是这么一扯,你姑且就这么一听……学习的这个东西主要还是要靠主观能动性。

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大学是在牛津上的,他 17 岁入学,只用了三年就毕业了。白曼教授对指导霍金的感想是,「我想我真正的作用只是监督他学习物理的进度。我不能自夸曾经教过他任何东西。」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19/07/Individual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