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Flomo 体验

在遇到 flomo 之前用的最多的是 Pocket 和 Evernote,在那个时候做的一般是信息完整输入,以及块状信息输出。少楠对整个笔记管理的领域做了更深层次的普及,至少各类笔记法我都是在少楠的 flomo101 中得到学习。(但是卡片笔记法一直都不知道怎么落地,感觉每个博主都把理论都讲得特别头头是道,但是落地的时候总感觉少了什么。)

但是目前我没有使用 flomo 做信息的输入,而是使用 Obsidian(安装了 Memo 的插件)。之前很看不起 All in One 的软件,觉得这类的软件就是一个大杂烩,但是就目前而言 Obsidian 满足了信息输入、信息整理、日常任务管理的基本使用,也形成了一个日常信息记录输出的工作流。(在特定场景下还是在使用 语雀、Typora、OmniFocus。)

有段时间一直在怀疑我哪里使用的不对(没有把 flomo 使用起来),或者是我为什么不用 flomo(反而使用 flomo 的山寨)。我曾经试过在两个软件(flomo 和 Obsidian 的 Memo插件)一起使用,最终还是放弃了 flomo。关于放弃使用我有以下几个猜测:

  1. 非本地化管理
    我确实存在这一类的洁癖

  2. flomo 过重的仪式感
    在记录 flomo 时总想保证记录的信息是有效的,相较于山寨版的无序使用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并且WEB联网的使用体验加重了后续对信息管理成本的预期。山寨版本我花式记录,有的时候就打几个关键字,错别字连篇没有关系,晚上回家订正。

  3. 信息管理过于单薄
    flomo 的网页版体验让我感觉是在做信息的检索,而不能够完成信息整理;Obsidian 好得有个客户端。

但是如果把以上问题都解决了,我会不会用回 flomo,可能也不会。我真的设想过很多场景怎么修改 flomo,或融合 flomo 才可以吸引我,最终只能用我不是目标用户结束这个思考。有的时候就是产品中那一两个说不清楚的小点吸引人,但又无以名状。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2/08/fl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