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大学之中得到什么,不取决于大学能够给你什么

作者 : 符号

在电影《史密斯夫妇》中, 布拉德皮特曾说过:」what happens in the end… you start to miss the beginning.」 一晃四年,光阴荏苒,当我厚着脸皮忝居Vassar学长、自己已然卷铺盖滚蛋却又看着一波新生正在接近之际,不禁想起刚入学还是小弟的时候,和当时大四学长一起吃的一顿饭。学长仙风道骨,当时已经手握大把Top 10 研究生院的offer,看着我这只初来乍到的菜鸟,悠悠地来了一句:「我一直觉得,你从大学之中得到什么,不取决于大学能够给你什么,而取决于你自己想从中获得什么。」

学长抛下这句话,飘然去了哈佛,留下我在大学四年间细细回味,如今想来,堪称我在大学期间得到的最受用的建议之一。Vassar算是典型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在普通学校、文艺学校和二B学校之中介乎于文艺与二B之间。学什么学科的都有,尤以英语文学为盛,唯独理工科不怎么受待见。虽然受此影响我在历史、哲学、经济等学科打了一圈酱油,但最终还是决定学数学。两年后无论是申研究生院还是找工作,面试我的人前五句话中必然有一句:「你丫干嘛跑到Vassar学数学?」其实我们数学系反而粥多僧少,每年不到二十个学生能够享受所有的资源。即便去了一所数学教育质量更高的大学校,我个人所能分摊到的资源(比如教授的个人指导)却未必能比得上。每条路有每条路的走法,所以我在这所山村学校数学系的走法就是我与导师和教授的关系都还不错,借着他们的人脉认识了我这个领域的大牛教授,在她的指导下写了些东西,凭此去参加了一些学术会议,写了些论文……你能想象的节奏。好的机会和成就不会主动来找你,还是要自己一步步去实现。Vassar众学科中当属表演系(drama)最强,全国驰名,而我对此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倘若当年手滑选择了大学能给我最多资源的表演系,只怕今天依然泯然众人,找不到人生方向。

再比如我大三半年去了牛津大学交流,这个看似高端大气的项目其实很水很轻松,每周规定上课时间2个小时,其它随意,期末成绩竟然还不计入大学四年总成绩。那么我们这些交流生这半年得到什么,显然就不取决于牛津能给我们什么,而是看我们自己想获得什么了。我有同学花了很多时间找实习找工作,各种准备、四处面试;也有同学游山玩水,游遍欧洲列国,增长一番见识。我则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利用牛津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看了不少数学文献,借机写了篇论文,之后拿去参加学术会议,在通往PhD的不归路上一去不回头。第二则是狂练体能,每天绕着风景还不错的校园跑步,左三圈右三圈。刚回到瓦村那会儿隔天和校篮球队的人打两个小时的全场,满场飞奔毫无压力。同样是去牛津的交流生,我们各得其所,走了全然不同的路。

不过生活不像人民日报,处处顺心如意心想事成。满场飞奔打球的代价,就是我在大四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得了跟腱炎。这再次体现了一个让人略感不安的事实:岁月无情。如果你不是神童提前入学,大学毕业大概二十二三岁,和十七八岁的时候的体质已然大不相同。如果落下什么慢性伤病,那以后多半会一直与之相伴;反之如果养成健身的习惯,心肝脾肺肾全面达标,那么也大有可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我在大学四年间最受用的第二条建议,是读到John Dryden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We first make our habits, then our habits make us) 。」 很多人好奇我是如何在大学四年间几乎天天去健身房的,其实真没什么秘诀,只是习惯使然,去多了之后每天到了4点都觉得骨头痒。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少年,每天学术、读新闻、定期读书、健康饮食、外加合理锻炼,其实都在于你坚持这么做的前三五个月,之后就都是惯性的作用,想停都停不下来,到时候吃垃圾食品觉得腻,不读书觉得闷。

不过双刃剑也有另一面,我朋友也好奇我左肩的伤为何迟迟不能痊愈,总拿来做笑柄嘲笑我右手锻炼得太好,同时没有刘翔的命而跟腱却得了刘翔的病,这也只能说是拜习惯所赐,每天不去健身房总会浑身不自在,所以有点慢性伤病也很难养好。我有一哥们算是个文青,后来谈了场恋爱,女朋友算是话多的人,于是他每天陪女朋友扯淡聊天。现在和女朋友已经分手了,却发现自己成了话痨,每天不找人唠嗑不舒服斯基。面具戴久了,就再也摘不下来。@施骁鹍

比这些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大学四年也是逐渐形成思维定势的黄金时间。大一大二时候的我对于大多数学科当真是来者不拒,也曾一个学期上五门不同学科的课。选了数学专业之后,思维定势逐渐成型。到了大四第二学期,我悍然选了一门宗教课,想要了解一下穆斯林、基督徒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结果直接被虐成了狗,论文甚至被打回重写,因为我和教授的思维方式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学了很长时间的自然科学,似乎就很难去以宗教的角度思考了。在Prison Break中,T-Bag曾有一句良言:We are captives of our own identity, living in the prison of our own creation. 三观形成和思维方式定型会帮助你沉着应对生活中的潮起潮落,却也有可能让你自己禁锢自己。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最难打破的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枷锁。大学四年是塑造自己精神和肉体的黄金时段,与其到后来积重难返,不如从一开始好好选择自己的习惯,选择自己认同的思维方式。

说到选择——大到选专业选职业,小到选课选社团——只怕是我辈中人最头大的问题。无数前辈告诉我们说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特喵的简直就是一句废话。我要是知道自己那么想做医生或者做律师,早就在通往医学院或者法学院的道路上撒丫子狂奔了。更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一知半解,浑然不知这条路走下去会意味着什么,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到底有多深。对此我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万灵药,但去研究生院看学校的时候,那里系主任给的建议倒是称得上金玉良言:「做决定的时候,要考虑每个选择背后更多的选择。」她说:「你们以为你们知道读PhD会是什么样的,但是呵呵,读PhD的生活和你们想象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你们其中有人会喜欢,也有人会不适应。在那个时候,你就要看到你的其它选择余地。」然后她接着就开始兜售自己学校,说如果这里各路神仙都有,氛围也很自由,你完全可以转行尝试新的机会,找到自己的真爱。言下之意,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更要看到未来的可能性。

后来,我在一份工作和一所学校之间摇摆不定,向我的一个教授征询意见。他建议我去那个学校,理由是那个PhD项目向来以学风严谨、把关严格著称,相对而言我会在那里获得真才实学,亲炙学术大师。倘若真的能学到一招半式,出来找份工作应该是妥妥的。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我这个教授所说的正合那位系主任所言,开拓格局,着眼未来。若非后来我申请到了延期一年入学而侥幸得以两全,我也准备言听计从,直接去那个PhD项目蜕层皮。

为免文章拖沓,中间略去很多技术性细节不提,比如申学校和找工作有什么血泪史等等。若有兴趣,不妨私下交流,就不啰嗦了。尤其是瓦村的朋友,我这沙滩前浪也大概更为适用。这些经验「贬值」的速度很快,三五年后再来问我,就算我还勉强记得,只怕也未必适用于到时候的情况了。四年虚度,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三条值得一说,再要第四条就说不出什么了。不过三分大学,七分还是生活,在哪儿过日子不是过呢。跟GPA掰命,和朋友鬼混扯淡到深夜,为前途迷茫纠结,总都是必经之路。三五年后回头看,不也就一笑而过,云淡风轻。不管当下欢喜也好忧心也罢,早点洗洗睡了就好。因为,还有明天。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13/10/what-you-get-from-the-university-that-does-not-depend-on-what-college-can-give-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