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7_人的优势是认知缺陷

  • 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这种深度注意力,却逐渐边缘化,让位于另一种注意力,「超注意力」。这种涣散的注意力体现为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
  • 我们比 AI 强的地方,就是我们比 AI 愚蠢、狭隘、傲慢、有缺陷,并对事物抱有偏见。
  • 通过让渡决定权,来让自己处于弱势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人埋怨,避免自己去承担主要责任

一个优势:对比 ChatGPT,人的优势是偏见、狭隘与认知缺陷

在许多 Prompt Engineering 的框架中都有记载(比如 CRISPE),让 ChatGPT 更好工作的核心方法之一,是告诉它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 CR: Capacity and Role(能力与角色)。你希望 ChatGPT 扮演怎样的角色。
  • I: Insight(洞察力),背景信息和上下文(坦率说来我觉得用 Context 更好)。
  • S: Statement(指令),你希望 ChatGPT 做什么。
  • P: Personality(个性),你希望 ChatGPT 以什么风格或方式回答你。
  • E: Experiment(尝试),要求 ChatGPT 为你提供多个答案。

对于同样一个问题,比如「核裂变的原理」,ChatGPT 在扮演大学老师、科普作家和幼儿园老师的时候,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角色扮演这个行为,不是在「激发」AI 的智能,而是在「限制」AI 的智能。

在更早流行起来的 AI 绘图或者说「炼丹」中,用户更早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 Midjourny 的画技令人惊叹,但你往往需要锚定某种特定的画风或某个特定的画家,它才能表现的更好。在可以通过安装 lora 包来扩展不同风格的 Stable Difussion 里,什么包都装只会让结果变得一团糟,将其绘画能力限制在仅符合本次绘画的主题,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这让我想起 Neale Donald Walsch 的《与神对话》中对人的缺陷的褒奖:人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神无法从完满的自己中欣赏自己的完满。因为它没有缺陷,也就不存在完美。没有坏的、恶的、丑的,也就没有好的、善的、美的。每个有缺陷(不全知全能)的人,都是神的完满的镜子,有缺陷的人不是神的一部分,而是神本身,神在人这种充满缺陷的物种中体现自身的完满。

但当 AIGC 出现之后,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真正的神谕——无论是绘画、文字、写代码还是别的什么——我们比 AI 强的地方,就是我们比 AI 愚蠢、狭隘、傲慢、有缺陷,并对事物抱有偏见。

相关延伸
对比 ChatGPT,人的优势是偏见、狭隘与认知缺陷 – 虹线 (1q43.blog)


一个姿态:我们可能失去了什么

讀《倦怠社會》:21世紀已再不是傅柯所說的「規訓社會」,而是「功績社會」-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和哲学思想,都在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这种深度注意力,却逐渐边缘化,让位于另一种注意力,「超注意力」。这种涣散的注意力体现为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由于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所以他也不接受深度的无聊。而深度的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倦怠社会》

  • 失去了倾听的能力:没有了放松和休息,我们便失去了「倾听的能力」,也便不存在「倾听的群体」。他们同我们这个过度积极的社会是直接对立的。「倾听的能力」恰恰以沉思的专注力(Aufmerksamkeit)为基础,而过度积极的主体无法抵达这一领域。

  • 失去了创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在行走时感到无聊,又没有办法忍受无聊的话,他会焦虑、烦躁地转来转去,并且急切地寻找各式各样的活动。而那些对无聊更有耐心的人,将在忍耐了片刻之后意识到,也许是这种行走的方式令他感到无聊,这促使他去发明新的行走方式。跑步并不是新的行走方式,它只是加快速度的行走。舞蹈或者漂移则是全新的运动方式。只有人类能够跳舞。也许他在行走时体会到一种深度的无聊,并在无聊的激发下,将行走步伐改为舞步。然而同线型、笔直的走路相比较,动作花哨的舞蹈显得过于铺张,完全不符合效绩原则的要求。一味的忙碌不会产生新事物。它只会重复或加速业已存在的事物。

  • 我们失去有力的情绪:连续不断的刺激,让我们都的情绪变得淡化,我们很少愤怒,而变成了不爽(比如微博的热榜);我们不再恐惧,偶尔悲伤。(比如李医生周年)。而缺少这种浓烈的情绪,导致我们无法中断一种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想想现在职场上的压抑情绪,他并不会让你愤怒掀桌(虽然我干过),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你,但又让你无法彻底鼓足勇气离开。

  • 失去了消极做事的能力:相比于我们要做太多的事情(又到了每年立 flag 的时间),不去做某些事情的能力反而更关键。因为当我们积极地做事时,感官是完全张开的,希望能捕捉到所有的信息,这很容易产生信息的过载和倦怠;但不做某事则是让我们从接受外界刺激,变成对内的探索,以此来摆脱那些压迫性的、蜂拥而至的事物。如果一个人仅拥有积极的力量,那么他将完全被动地屈从于对象事物中。

  • 失去了真正的朋友们:选择太多,导致了我们没有能力去建立亲密的连接(想想最近在 Clubhouse 中不断在房间游走的状态)。社交网络中的「朋友」承担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升个体的自恋式自我感受。他们构成了一群鼓掌喝彩的观众,为自我提供关注,而自我则如同商品一样展示自身。

  • 失去了真正的自己:只有当事物被展示出来并得到关注时,才拥有了价值。我们加工自我,为了便于生产和加速信息交流,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我,也就把生命变成了商品 —— 想想无时无刻不在拍照和直播的状态,让当事人根本无法耐心的感受「当下」的这个时刻。同时这种状态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的时候,无处不在彰显着一个「理想」的状态,但我们其实很难抵达所谓的理想状态,因此变得日益消沉疲惫。由于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鸿沟,从而产生了一种自我攻击。在理想自我面前,真实的自我是一个失败者,他被淹没在自怨自艾中,自我同自身发动战争。

但并不要把上面的这些事情当做「问题」,因为这会让你马上去想办法「解决」,这就又陷入到了一种「过度积极」中。换个角度,把他当做一种「事实」,我们需要的是观察和相处。这里其实想推荐的是项飚最近在青年志上的一个访谈「城市新穷人不是经济穷人,是意义贫困」。也提到了这种环境下,我们该如何与其相处。

相关延伸
Vol.006:慢,未必不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姿态 (xiaobot.net)


一个观点:大事上,避免等靠要

硬幣

等、靠、要,这个概念来自于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主角丁元英总结的「弱势文化」的特点,即总是等待有救世主出现,然后可以依靠,不断向其索要。

虽然自认为自己不是弱势文化的信奉者,但在某些大事上,还是容易陷入「等靠要」的思维里去。

究其原因,说白了,是希望通过让渡决定权,来让自己处于弱势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人埋怨,避免自己去承担主要责任。

相关延伸
永远不要超越自己的极限


关注不迷路 博客竹白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3/04/newsletter-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