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4_人工智能的世界展现出巨大的分化
一些科技巨头因过度承诺而陷入困境,另一些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远离法庭和董事会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教会机器如何去触摸、感知,甚至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这不仅仅是关于新产品的一周,更是关于一个行业在成长阵痛中经历范式转移的一周。
苹果 AI 承诺落空,股东怒提集体诉讼:苹果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陷入了一场法律风波。股东们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就其 AI 进展,特别是为 iPhone 16 承诺的「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Siri 新功能,发表了「严重虚假和误导性」的声明。诉讼核心在于,苹果在 2024 年 WWDC 上夸大宣传 AI 功能,实际却无原型产品,且明知需至 2026 年才能上线,最终导致销量受损与股价下跌,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更多参考
谷歌搜索新时代:AI 生成内容主导超 50% 查询:谷歌的「AI 概览」(AI Overviews)现已出现在超 50% 的搜索结果中,由 Gemini 2.5 提供支持。这意味着传统搜索模式正在让位于 AI 主导的答案生成,对 SEO 策略构成冲击。企业将需从「排名靠前」转变为「成为 AI 摘要引用来源」,整个数字经济规则正在重塑。更多参考
机器人拥有「触觉」:能感知热、痛和压力的新型皮肤问世:研究人员开发出可感知多种刺激的柔性机器人皮肤,拥有 86 万 + 信号通路,并借助机器学习进行解释。它能显著提升假肢使用者的触感体验,以及工业机器人在协作中的安全性与人机互动的自然度。更多参考
16 岁创始人打造千万美元 AI 公司,点燃科技创业新浪潮:普兰贾莉·阿瓦斯蒂(Pranjali Awasthi)年仅 16 岁,创办的 Delv.AI 致力于将学术内容结构化,其估值已达 1200 万美元。这反映出强大模型 API 与活跃资本生态正激励更多年轻创业者投身 AI。更多参考
教皇对 AI 发出警告:数据不等于智慧:教皇利奥十四世在 AI 伦理峰会中强调,AI 不应以牺牲人类精神成长为代价,呼吁将人的尊严置于技术设计核心。这一观点将 AI 伦理从技术问题提升至人文与哲学维度。更多参考
维基百科编辑抵制 AI 生成内容,捍卫人类知识社区:维基百科志愿编辑强烈反对平台上日增的 AI 生成内容,认为其准确性与中立性不足,危及平台核心价值。部分社群提议限制甚至禁止 AI 内容,象征人类策划知识体系与自动生成信息间的广泛冲突。更多参考
AI 医疗走向实用:从诊断深入到运营和体验:Hinge Health 推出 AI 供应商匹配平台 HingeSelect;Nabla 完成 7000 万美元融资,强化医生工作流程。AI 正从诊断拓展至医疗运营,推动服务效率与可及性提升。更多参考
密西西比州联手英伟达,推动 AI 教育普及:该州将在公立学校引入 AI 教育,配合 Nvidia 提供课程与师资,反映基础教育中 AI 素养的重要性提升,也体现科技与政策合作应对未来人才挑战的趋势。更多参考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奥斯汀开启公开测试:特斯拉的 Robotaxi 在奥斯汀开放测试,使用 FSD 全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区域配有安全监控,标志着技术向现实场景迈进,预示出行方式可能发生深刻变革。更多参考
Anthropic 在版权诉讼中获部分胜利,AI 模型训练被判「合理使用」:法院裁定,Anthropic 用受版权保护内容训练模型属「极其变革性」,构成合理使用,但其使用盗版书籍则不在此列。此案明确界定了 AI 训练数据的合法边界,并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更多参考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由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5/06/newsletter-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