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使用过的软件

Evernote

Evernote 一直是我的主力笔记本,已经使用了 10 年,主要用于日常信息的收集,和知识的沉淀。

由于一直没有转到 印象笔记,所以在国内使用还有点麻烦。

同时,由于只能登入两个设备,以及在公司网络不可以使用,所以使用频率有所降低。

这个目录结构这么多年基本没有调整过

OneNote

为了替换 Evernote 尝试使用了 OneNote,但是他块状的记录方式一直让我喜欢不起来。

右侧是空白的左侧块状的结构。

Flomo

由于 Flomo 背后的理念使用它,但是相较于普通的笔记软件没有明显的突出点。

碎片化的观点直接输出到了即刻;网状的信息结构在这里也形成不了。

image-20220712104342056

更多的是心流性的记录,知识的输入更习惯在笔记软件,方便二次加工或者直接输出

Obsidian

体验卡片笔记写作法而做的体验。

认可「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一个想法、一条笔记只有在它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价值,而上下文并不一定是它的出处。」

但是没有办法形成这样的卡片叙事,即没有办法将卡片串成故事或者网,始终是单独的节点。

image-20220712104247409

无效的单独节点

Notion

吹上天的 notion,我目前用不到数据库的能力,也用不到这种花里胡哨的 block。

有缘再见吧

语雀

语雀的产品理念偏标准文档类记录,日志性的内容我已经在 bolg 记录,想法类的信息用语雀有点用砍牛刀的感觉。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22/07/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