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软件的朋友圈固化

社交软件一直都是最激烈的战场,每一个巨头都有一个社交梦,因为社交产品上面巨大的流量让每一家企业趋之若鹜。每一家大厂都打造过自己的社交软件,最终都是落败的结束。社交霸主 QQ 和微信已经伴随着时代走过来了 20 个年头,大众型的社交软件是否还会出现新更替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的困惑,微信的崛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移动端的兴起,还是 3G 网络的发展,都不足以解决我心中的困惑。因为 QQ 依然同等地踩在了微信的发展机遇上面,但是强大的社交护城河为什么没有形成发展的壁垒,而是只是促成了微信的发展。

我一直想要一个数据来验证我的假设,但是找不到这样的一个数据源,所以下内容源自我的凭空臆想。

(图片仅做解释作用,QQ 经过蓬勃发展,在与微信竞争的时候出现平缓期,之后因为 00 后的崛起,经过一个短暂的二次爆发,但是由于用户群体的流失,开始进入衰退期。)

1. 用户的来源

发展初期,虽然微信依赖的对象是手机,QQ 依赖的载体是电脑。但是手机QQ在社交的初期就已经加入了布局,微信的诞生还没有经历过诺基亚时代,但是 QQ 却是诺基亚手机的装机必备。

非共性用户加入微信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事实,(在注册流程、功能使用上微信确实有优势,)但是共性用户的出走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的?

我尝试去查找,微信发展初期微信和 QQ 共同用户的比例,以及 QQ 流向 微信的比例,但是没有结果。不可否认的是,一大批用户迁移到了 微信 上,而且放弃了 QQ 上的社交纽带。

在移动端发展的时代,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微信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个吸引力远大于关系网络的迁移成本?(在发展初期,没有 QQ 的导流,迁移的成本和迁移到外部的软件的成本一致。)

2. 用户的迁移

(图片仅做解释作用,即便是在社交软件上,用户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从短信,QQ,飞信,微信等的迁移过程。)

用户在社交软件上的更替,也有类似于工具型的软件的周期性变化——只是这个变化的周期更加的长久,6 - 10 年。(最近各大厂商在社交上的动作异常的明显,包括腾讯自己了也出了3、4款软件来衔接后微信时代。而且,包括腾讯,微博,头条在内的新社交产品的切入点都是以年轻用户为切入点。)

一般认为,社交软件最为强大的护城河是用户关系,但是从社交软件的变迁上看,社交关系的稳定性也是会随着时间变脆弱的。

3、朋友圈固化

社交软件的朋友关系是稳定的,但是真实的关系是脆弱的。

(图片仅做解释作用,对于大部分人的朋友圈是这样的:少数的紧密联系&重要的人,大部分联系不频繁&不重要的人)

对于现实生活中,朋友圈的关系不是固化的,同学、同事可能渐渐变成挚友,或者也有可能变成朋友、陌生人;但是对于社交软件而言,朋友圈的关系相对是固化的,哪怕已经3、4年没有联系过,而且也不会再有交集了,社交软件也会常常让你意识到你还有这样一个「朋友」。(超过2成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1-500人之间,甚至有1成用户好友数多于500人,但实际上超过6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不超过20人。)

10 年的发展使 QQ 出现了大量无效好友,微信的迁移过程其实就是好友重新洗牌过程,所以 6 - 10 年的时间周期,学生差不多完成了学业,同事差不多跳槽了2 - 3次,朋友圈的也已经换了新鲜的血液。

罗宾·邓巴提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的人数是148人。而我们在社交软件中维护的关系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量级。目前,微信关系中已经涌入了大量路人、点头之交、营销帐号,作为社交工具来说,微信已经变得不再纯粹,他已经发展成了社会关系中的巨无霸,人们对微信的依赖已经不在于微信的关系网络,而是在于微信的生态系统。

就熟人社交领域,微信已经进入了下半场,或许是时候有一场洗牌了。

4、新战场

钉钉以职场为切入点成功的杀入了社交领域。钉钉区分了工作和生活的交流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社交分层。同时新出现的产品必定会重新梳理身边的交际圈,完成朋友圈的重构。

年轻人作为社交软件抢夺的首要用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的程度高

2、在社交产品的时间花费上占比最高,设计需求高

3、朋友圈更加脆弱,更加容易重塑圈子

在大部分用户出走到微信后,00 后成为了 QQ 的主要用户群。

END

以上观点没有任何数据支持,只是想探讨一下,社交软件的关系固化是不是制约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QQ 时代向 微信 时代的迁移,借助了移动端和3G的发展,同时也正好打破了原有的用户关系;在微信10周年之际,伴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腾讯是否还能完成我的革新。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19/11/friends-c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