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成了中国社交霸主

现在微信的月活大概为11.1亿,QQ的月活大概为7亿,。

在 2010 年,同时期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有 微信,米聊,QQ,飞信;但是在 2012 年之后,最终留下来的只有微信。如果就事后诸葛亮,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来说微信的成功的理由。但是如果回到2010,2011年,思考一下以下问题会觉得十分有趣:

  • 为什么2011年的时候微信成功了?
  • 为什么腾讯要重做聊天工具?而不是优化QQ?
  • 为什么同时竞争的米聊,飞信等产品失败了?
  • 为什么2012年之后,短信逐渐消失了?

在 2007 年,人们的聊天工具主要是两样:QQ 和短信。

QQ 是免费的,但彼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就算有能登 QQ 的手机,谁也不能保证随时在线,流量伤不起。

短信是收费的,一条一毛,而且还有字数限制。逢年过节的群发祝福,或者班委的一次群发通知,十来块就没了!

到 2012 年前,全国短信数量都一直在攀升,最多多达 8973.1 亿条。几大运营商,光靠短信业务,就能躺着挣钱。

而微信的切入市场的就是以免费短信的方式。只要用流量登录,就可以给任何移动号码免费发短信,而且发送数量没有限制!

可惜,移动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2009年,黑莓公司担任系统工程师和技术产品的协调员的 Ted 从黑莓离职后创办了 Kik Interactive 公司。2010年10月,Kik作为一款手机IM软件面世,并在15天内用户量突破100万。

而功能点其实很简单:

  • 免费给朋友发信息
  • 你会看到信息的当前状态(正在发送中,发送成功,已经被阅)
  • 如果对方正在回复你的信息,你会看到「XXX is typing …」的实时提示

同年11月10日,雷军团队开始开发米聊,10天后,微信的项目也在广州立了项。

一个月后,米聊作为中国第一个模仿Kiki的产品发布了。在米聊第一版发布后的聚餐中,提及腾讯,雷军说:「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降低,介入得越早,我们成功的难度越大。据内部消息,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

雷军所获悉的情报来自腾讯深圳总部,他的视线没有注意到广州的一支小团队。

让雷军没有想到的是,2011 年 1 月21日,腾讯推出了重磅炸弹「微信」。从时间上看,大概比雷军迟了将近1个月,张小龙带领着一支不到10人的小团队,用不到70天的时间完成了第一代研发。但最初微信并不是米聊的对手,因为微信上线的最初半年内,用户数都不到100万。

上线后,马化腾给张小龙发了一封邮件,说微信是不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如果竞争对手来模仿,会不会在上面叠加一点东西,就说他创新了。张小龙回复说,微信的功能已经做到极简化了,竞争对手不可能超过我们了,因为我们是做到了什么都没有,你要超过我们总要加东西吧,你一加,就超不过我们了。

但是米聊的爆发,正是因为添加了新功能,这超出了张小龙的预期。2011 年 4 月,米聊借鉴香港一款名为 Talkbox 的同类产品,为米聊增加了对讲机功能,用户猛增到 100 万,拉开与微信的差距。

一个月后,微信新版本也增加了语音聊天功能,用户同样出现井喷。2011年5月19日00:49,张小龙在微博上说:「辛苦了很久,微信的同学们今晚享受到用户暴涨的喜悦了。mark一下。」但是邮箱部门已经开始投放广告,导流量。(「QQ邮箱」也是张小龙的产品,并不归属深圳总部的QQ部门)

2011年5-6月间,微信陆续推出「摇一摇」、「漂流瓶」功能。但是这时的米聊却开始掉链子,由于没有做IM的经验,米聊吃了不少哑巴亏。不少米聊用户都记得,也就是从2011年下半年起,米聊经常出现掉线、信息不能即时发出(收到)的现象。对米聊用户而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流畅使用,这简直是致命的。

7月,微信推出「附近的人」功能。张小龙自己说:这个功能彻底扭转了战局。微信日增用户数一跃达10万以上。之后,腾讯的无线部门开始对微信进行强势推广,手机QQ等产品成为巨大的流量导入来源。基本锁定了战局。

其实很有一点很作弊的功能,当时的微信是可以接收QQ的消息的。相当于在微信里内置了QQ,当QQ没有上线的时候,可以接受和回复QQ消息。这点功能将吸引巨大的用户流量。

2012年5月,雷军公开承认米聊被微信打败了。

当初做米聊就是与腾讯赌时间差。做米聊曾有设想,如果腾讯一年后才有所反应,米聊胜率是50%,如果腾讯两三个月就有反应,米聊应该100%会死掉。有一点我很遗憾,我最初判断腾讯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腾讯2个月就推出这个产品,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雷军说。

短信业务一直似乎运营商的香饽饽,2010年还可以带来8000亿的收入。面对每天几亿收入,直接或间接影响几十万人就业的收入来源,试问哪家公司会轻言放弃?如果没有微信等OTT业务的倒逼、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没有短信和通话业务量的下滑,运营商会自断财路的推广飞信? 当年的盛大从付费游戏转为免费游戏、360靠免费杀毒近似垄断整个行业,如此壮举都是要有一个完全的责任人来承担失败后果的。

ps. 你们知道为了到了2017年的短信收入还这么高吗?
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类似短信投票)增加,另一方是移动APP对短信注册登入的依赖。

飞信成长在国企特色的企业里,国企里面的勾心斗角暂且不论。如果在 2010 年敢于壮士断腕,大力推广飞信,这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就这么一顶大帽子,连运营推广的费用都不好申请。

一开始的飞信不能给联通号、电信号发短信,这在当时看起来还有点道理的思维,现在看来实在狭隘。

一直到 2012 年,飞信才对联通和电信用户开放,但是还是需要收取费用!当飞信全网开放时,飞信赖以支撑的「免费短信」几乎全无优势。

在加上整个飞信都是外包业务,神州泰岳开发,卓望信息运营。从来都没有微信和米聊的战略地位过。

在小米发展初期除了小米手机,还有miui和米聊,他们被称为小米的三驾马车。

推荐阅读

The Why·Liam·Blog by WhyLia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WhyLiam创作并维护的Why·Liam·Blog采用创作共用保留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证

本文首发于Why·Liam·Blog (https://blog.naaln.com),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log.naaln.com/2019/06/why-wechat/